第255章 郤氏家族的覆亡(4)(第1/2 頁)
當然,這些都是後來的事。
此時的伯宗正是春風得意之時,但伯宗的意外事件也就是在他春風得意時,如期降臨了。
伯宗意外事件的緣故,正是伯宗的恃才而驕!
原來,伯宗的智慧總在晉國朝堂閃爍,這讓不少人對他有意見。
特別是當晉景公在朝堂商議一些大事時,往往晉國卿大夫們發表了意見,伯宗根據自己的思路和判斷,直言不諱予以反駁。
這讓不少晉國重臣心裡不爽。
一般的人不爽也就得了,但如果讓郤氏家族的郤錡、郤犨、郤至這三郤不爽,那便要攤上大事的!
伯妻非常擔憂,她曾經提醒過伯宗要收斂。哪怕是自己的意見建議是對的,也要講究一個方式方法,不能直言不諱,讓人下不來臺。
但伯宗以為,自己深得國君信任和重視,自己更是為國家社稷為國君,做人坦蕩又有何懼?
所以,當伯宗看到郤氏家族在晉國政壇的勢力太過於龐大,一心為公的伯宗就建議晉景公務必注意郤氏家族,應該予以必要的節制,不能過於讓郤氏家族的勢力膨脹。
晉景公非常欣賞郤氏家族,尤其是郤克率軍取得對齊鞍地之戰勝利後,晉國可謂是連年順利。
所以晉景公刻意提拔重用郤氏家族,並打壓趙氏家族。所以伯宗的話他沒聽進去,僅僅是在必要時提醒了郤氏家族。
這種必要的提醒往往是以這樣的方式予以了表現:“你們郤氏家族現在在朝中力量很強大,連伯宗這樣的智者都開始擔憂起來。
所以,寡人希望你們一定要注重團結各大臣,低調從事,不要讓人家對你們有所猜忌。”
得,這就把伯宗給賣了。
郤氏家族因此對伯宗恨之入骨,但由於晉景公雖重用郤氏家族,也寵信伯宗,所以郤氏一時也拿伯宗無可奈何。
晉景公去世後,郤氏更加飛揚跋扈,伯宗自然而然便成了郤氏的重要整治物件。
伯宗之子伯州犁感覺到了危險,他勸父親務必要小心謹慎,不要再次得罪三郤。
以伯宗的睿智,他當然已經感到了伯氏家族面臨的危險。他對伯州犁道:
“兒吶,父親為人率直,容易得罪人。但這世上,只要咱心存善意,坦蕩為人,一切以國家社稷為重,得罪君子是沒關係的,就怕是得罪小人。
現在郤氏家族就是小人,父親不幸得罪了他們。你一定要記住,如果有朝一日,父親被害入獄,你就立即逃亡。
現在中原列國諸侯,都服從晉國,各諸侯國都無奈聽令郤犨這樣的小人。如果你逃亡,你只能逃亡到楚國,唯有楚國方能存續我伯氏一脈啊。”
但已經晚了,郤氏開始對伯宗下手了。公元前576年,負責刑獄的司寇郤至暗中令人以誹謗朝政之罪檢舉伯宗。
伯宗被下獄,其子伯州犁在叔向等人幫助下逃亡去了楚國。楚國國君楚共王知道這是一位大賢才,立即任命伯州犁為楚國大夫,太宰一職。
訊息傳到晉國,三郤立即將伯宗定為賣國通敵之罪,準備開刀問斬。
這可是晉國政壇上地震級別的大事件,晉厲公不相信伯宗會反叛晉國,其子伯州犁逃亡去楚國定是不得已的事。
晉厲公也很欣賞伯宗,而且此時他更有意整治晉國卿級班子,伯宗這樣家族勢力偏小、個人能力出眾、為晉國立下赫赫功勳的人,當然是自己意想中的人選。
他不願伯宗含冤而死,於是親自帶著晉國各公卿大夫赴獄中聽伯宗申辯。
但三郤在場,伯宗就算是渾身是嘴,哪裡還說得清楚?
他更清楚國君此時有意救他,但國君如果此時救他那可是犯險,畢竟郤氏家族的勢力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