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第1/2 頁)
皇室皇子一樣,有條件請來天下的大儒為她講課,更不會給她講述朝堂上的為官之道,因為武家本身就有男丁,能繼承爵位、參加科舉的也只會是武家的男丁。
誰能想到,最後能站在權力巔峰、能讓整個武家輝煌的,會是武后這個女兒?
不止是武后,當他當過女人,體驗過女人的不易和各種不公平,李治再去看史書上記載的呂后、鄧太后等權勢女性,再也不像往日那樣,因為男兒身,以批判的角度去看。
想想那些從小被偏愛、得到更多教育、更多經驗傳授,以及更多父輩、家族、師門、鄉黨幫助的男人們,竟然鬥不過從小學女工學相夫教子的女人,不更顯得無能嗎?】
呂雉聽到這話,輕輕笑了。
她淡淡地看向朝堂之下那些大臣們難看的表情,笑得更開心了。
天幕這一段劇情,大概是把朝中所有男人都給罵了。
但是再回憶一番自己童年,呂雉又覺得沒說錯。
父親哪怕自詡開明,也未曾給她請夫子教學,見到劉季覺得對方有前途時,第一反應也不過是把她嫁過去聯姻。
父親不會在意當時的劉季已經跟寡婦有了私生子,也不會在意劉季比她大許多許多,更不會在意母親的哭泣和自己的不願意,因為父親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嫁人聯姻、相夫教子。
呂雉又忍不住想到已經去世的前夫。
劉太公當年嫌棄劉季不如老大勤懇,整天遊手好閒,劉季當皇帝后還特意設宴問自己父親,還覺不覺得自己不如老大有出息?
現在呂雉想到了早就去世的父親呂公,不知道呂公知道自己不但臨朝稱制,還追封呂氏家族其他人、讓諸呂因為自己強大榮耀,會作何感想?
【《三字經》裡說“子不教,父之過”,然而現實中,從孩子還在腹中時,無論孩子是身體健康問題還是事業成就有問題,家人和父親首先會責備的就是母親。要麼說“慈母多敗兒”,要麼說“女人頭髮長見識短,都怪你帶壞了孩子”。
他們習慣性的忽視,孩子的種子是父親播下的,幼苗長歪許多情況是種子就有問題,壞種,劣種。也習慣性的忘記,女人見識短是因為在教育上從來得不到公平對待。
誰是生而知之?教育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校園教育。
儘管古代許多平民的確沒機會進學校,可是家庭和社會的教育依然沒有女性的分。
比如家中種田的經驗,父親會告訴女兒嗎?不會,自小父母就是隻把謀生大計和祖輩經驗傳授給兒子。
再比如在社會上如何謀生,如何做買賣,如何為人處世,父親會告訴女兒嗎?依然不會,甚至根本不允許女兒出社會社交。
就算家中有條件去上學,優先有機會上學的依然是家中的男丁。
古代書生都說明智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是女性有幾個能有這樣的條件?
把你困在後院中,只允許紡織刺繡,還要責備你沒見識,這就是男人。】
“子不教,父之過。”李世民輕聲一嘆,想到了自己不省心的兒子們,又想到了自己跟自己兄弟的鬥爭,懷疑是自己帶了這個不好的頭。
他反覆吟誦幾遍:“這《三字經》不知道是何人所寫,真想看看全文。”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校園教育。”喜愛書籍的長孫皇后也受到啟發,吟誦著,思考著。
等聽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眼神發亮。
貞觀朝的武將也有許多出身世家,文臣更不用說,受到這幾句經典的啟發,唸誦都不夠,甚至快速要來紙筆記錄下來。
宋朝王應麟看到“子不教,父之過”,哈哈大笑:“是我的《三字經》!是我寫得!”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