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合著天下不好都是皇帝的錯(第1/2 頁)
大明,永樂元年,四月。
京師,李家酒樓。
說書人口沫橫飛。
“就說,咱這大明朝,出了一檔子新鮮事!”
“皇后娘娘一道懿旨,南康公主與駙馬恩斷義絕,從此兩不相干!”
“皇上更是追加了一道聖旨,其上只有四個字——皇后威武!”
“欲知詳情,請聽老頭子細細說來。”
“話說,南康公主,為先帝第十一女——”
“大嫂,這是不是大哥讓人編的?”
姑嫂三人再一次被徐氏踢出了皇宮,逛累了進酒樓吃點心。
朱安樂一聽說書人這說書的內容就覺得不對勁。
爹雖然跟娘好,也沒有在別人面前顯擺的時候啊。
再說,死要面子的爹。
怎麼可能追加皇后威武的聖旨。
這會滿朝文武都知道爹比皇祖父還懼內,可,也一樣沒人敢提啊。
“爹寫了,還蓋了大印私章,就是沒發。。。娘收起來了。”
張欣壓低了聲音給朱智明解惑。
“嘿嘿嘿,就說嘛,真是哥哥讓編的啊——”
朱安樂樂壞了。
“夫唱婦隨加婦唱夫隨,咱爹孃,絕了。再說,明眼人都知道,這義絕,哪裡是義絕,就是休夫。爹要是真的不贊成,娘也不會明發。”
朱智明跟朱安樂都面臨著嫁人的關卡,可這陣子看來看去的,就沒有一個像老朱家男人這麼有擔當的。
親爹跟親孃感情甚好,大哥跟大嫂也相當不錯,連著最不靠譜的二哥對二嫂都不賴。
家裡三個男人的後院都消停的很。
京師那些個青年才俊一比較,可真的不咋樣。
“這京師,說是帝都,還趕不上咱京城的風氣好。連個逛街的女人都沒有。”
朱安樂對京師很不滿意。
“就是,迂腐得很,咱要是不出來都不知道,逛個街都像犯了天條一般。”
朱智明也噘嘴抱怨。
這幾年,她們兩姐妹被張欣拉出了燕王府的大門,也各自張羅了很多事,從來也沒覺得有什麼不應該的。
到了京師,每一次出門,都有人指指點點。
爹那邊還有暗戳戳的表示公主應該在宮裡待著,不應該出宮門擾民的奏摺。
“所以呢,沒事就出來晃晃。晃多了他們就習慣了。”
張欣倒是老成在在。
她跟朱高熾反正一個套路,就是方式不太一樣。
一個當面做,一個背後做。
大家殊途同歸。
朝臣們就是吃準了皇帝沒辦法拋開他們獨個兒治理天下。
從皇祖父那會就開始一點點的坐地起價,一步步的忽悠皇祖父。
公主只能下嫁平民,皇子皇孫不能娶高門貴女,說就是為了防止外戚結黨干預朝政。
外戚干政確實有,可朝臣把持朝政的少麼?
皇帝一天不上朝就能把斥責的奏摺寫的滿天飛,有一點文恬武嬉的苗頭就敢跪在宮門外死諫。
皇帝太勤勞吧,他們不願意。
皇帝不幹活吧,他們又看不慣。
最可恨的是這群老流氓掌握了天下間唯一可以對抗皇權的武器——筆桿子。
拿著生前死後名把皇帝圈在他們只想讓皇帝在的圈子裡。
一邊尸位素餐,搜刮民脂民膏供養他們身後的大地主們,一邊在民生凋零時讓皇帝下罪己詔。
合著天下不好都是皇帝的錯,跟打理朝政的朝臣沒有一文錢關係唄。
想什麼美事呢?
這會婆婆用南康公主一事開啟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