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五行壓力(第1/2 頁)
然後肅立一旁,高聲喊道:“長老明鑑,這楚家之人無故挑事,跑到明樓來撒野,攪擾了這裡的安寧。”
眾人的目光隨著管事的話語齊刷刷轉向明樓內部,只見一位身形偉岸的身影緩緩顯現在光影之中,那人正是蘇不易。他雙手自然垂落於身側,寬大的衣袖隨風輕輕擺動,厚重的眼瞼似乎快要遮蔽住那雙深邃的眸子,讓人難以窺探其中的情緒與想法。
此人修為高深莫測,即便未至金丹之境,也是相差無幾,那股若有若無的威壓,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面對這樣的存在,即便是鄭長春也不敢有絲毫怠慢,他連忙將雙手合攏於胸前,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表達自己的尊敬。
那兩名夥計見到此景,不禁對鄭長春投去了幾分得意的神色,彷彿已經預見了他的失敗,隨即他們快步上前,對著蘇不易恭敬說道:“長老,您也看見了,這楚家人明明知道我們不歡迎外族人士,卻偏偏要強闖進來鬧事,這分明就是故意找茬嘛!”他們的言語中,滿是對鄭長春一行人的不屑與鄙夷。
他們滿心以為能夠輕易贏得那位高高在上的長老的認同與讚許,然而現實卻是,長老的目光如利劍般狠厲地掃過他們,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不僅蘊含著責備,還隱約皺起了眉頭,透露出一絲不悅。
這兩個自視甚高的蠢貨哪裡懂得,蘇家之所以大方地允許全唐國的家族在繁華的大興城內開設各自的商鋪與買賣,背後隱藏的是深思熟慮的戰略佈局。誠然,大興城作為蘇家的領地,單憑蘇家一己之力,難以支撐起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更無法獨自引領整個唐國的經濟走向繁榮。
若非蘇家開放門戶,讓各方家族在此共榮共生,那些家族自然會另尋他處建立自己的市場,最終導致整個唐國的商業如同散落的沙礫,難以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相反,將全國的商業精英與家族資源集中於大興城,蘇家不僅能從中抽取豐厚的利益,更能在無形中鞏固其在唐國的地位與影響力。這份遠見卓識,恐怕只有家族中的先輩們才能洞察得如此透徹。
而這幾個見識淺薄、不明真相的年輕人,卻妄加揣測,口出狂言,不僅未能理解家族高層的深遠考慮,還當著外人的面爭吵不休。尤其是此時此刻,明樓門前,尚有來自遠方的尊貴客人停留未去,他們的爭執無疑是對蘇家聲譽的一大損害,可能會引起外界不必要的誤解與非議。
蘇不易身為蘇家的長者,心中雖有不滿,但在這樣的公開場合,他必須保持家族的尊嚴與風度,不能對族人疾言厲色。因此,他只能儘量平和地向身旁的鄭長春解釋:“我們蘇家與各大家族間,在商貿往來上,秉持的原則是互不侵犯,和諧共生,絕無半分輕視之意。”
鄭長春內心暗暗讚歎,真是應了那句俗語——閻王易見,小鬼難纏。這位蘇家的長老不僅修為高深莫測,連氣量與涵養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絕非那種不分青紅皂白便動怒之人。
於是,他上前一步,畢恭畢敬地說道:“尊敬的蘇家長老,晚輩張宣,實乃一名漂泊在外的散修,因緣際會下暫時寄居於楚家,並非正式成緣,僅為一名普通的夥計。”
言下之意,您是否能高抬貴手,別將我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牽扯進這場紛爭?
蘇不易聞言,輕輕點頭,似乎有所感悟:“以築基期的修為甘願為人做夥計,這豈不是明珠暗投?必然是有什麼特別的考量,權宜之計罷了,不可當真。”
鄭長春緊接著說明自己的苦衷:“原本,晚輩完全可以脫離楚家,獨自尋找與明樓交易的機會,但正因為楚家的背景,我遭到了明樓的拒絕,這對於我個人乃至楚家來說,是一份需要挽回的顏面。”
一旁的楚蓋聽聞此言,不禁愣住了,一臉茫然地望著鄭長春,心中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