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認同(第1/2 頁)
三人同時轉過頭來。“正是我。”
許寧回答:“請問您是……”
“王院士!”沒等許寧說完,郭林科已經站了起來,驚訝地叫出了對方的身份。
“我完全沒料到……您怎麼突然出現在這裡?”
儘管許寧和徐舒兩人還是一頭霧水,但聽到郭林科對面前這位來賓的尊稱後,出於禮貌,他們還是迅速站了起來。
“王院士這次來咱們14所,是為了考察幾種新型雷達的預研進展。為了保持低調,只通知了專案相關人員。”
副所長羅群解釋道,他最近因為慰問和分發福利而頻繁出現,所以給許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們別站著,坐吧。我來是想跟小許同志聊聊。”
王學意的話音剛落,羅群便麻利地搬來了兩把椅子,大家重新圍坐在桌邊。
此時,許寧才恍然大悟,意識到眼前這位就是聞名遐邇的電科集團工程院院士——王學意。
作為空警200、空警500和zdk03預警機的總研發師與總顧問;
王學意不僅擔任著電子科學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而且早年還在14所工作過,即便現在主要關聯的是38所。
對於許寧來說,王學意的名字就像雷鳴般響亮,但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位不到六十歲的知名學者,一時之間未能立即認出。
“原來您就是王學意院士?”
雖然心中已有答案,許寧還是禮貌地確認了一下。
“你認識我?”
王學意顯得有些驚訝,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名聲並未廣泛傳播至電科系統之外。
“原本我是認不出來的,但郭工剛才的稱呼給了我提示。我曾聽聞過關於383雷達研製的故事,所以知道您的名字。”
許寧的回答既恭敬又不失自信,幾句話間便拉近了二人的距離。提到383型三座標雷達,那是王學意在偏遠山區的一項重要成就,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對於任何一位科學家而言,聽到年輕一代提及自己的作品,都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尤其是出自像許寧這樣有潛力的工程師之口。
“前幾天在南鄭182廠開會時,梁紹霖總師跟我提到了你的名字和一些事蹟。”王學意解釋道,接著他繼續說。
“剛才你們提到技術交換的事,是嗎?”
許寧問道,心裡迅速回顧著華夏預警機發展的歷史。
王學意顯然對這個話題特別感興趣,特別是當許寧提到“花錢買技術和市場換技術都不可靠”時。
現在是1997年3月,正值華夏和以色列合作的圓環工程啟動不久——這個專案旨在將以色列的“費爾康”雷達系統安裝在俄易斯製造的伊爾-76運輸機上,以建立華夏的預警機。
專案正處於初步研發完成後、雷達研發階段的關鍵時期。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訊,王學意對於這次國際合作持保留態度,主張同時推進國內自主研發,不完全依賴外國技術。
事實證明他的擔憂是有道理的:2000年,以色列因外部壓力終止了合同,雖然全額退款,但造成的延誤無法挽回。
面對坐在對面的王學意,許寧感受到對方隱含的憂慮。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需要謹慎應對。
“沒錯,技術互換就像是手中握有一張王牌,讓對方不敢輕易違約。”許寧坦誠回應。
“小許同志這麼說,是否意味著對歐洲的合作也持懷疑態度呢?”
王學意的聲音平和,但許寧能聽出其中的深意。
“合作關係建立在互利基礎上,談不上絕對的信任或懷疑。但我們確實有過教訓,必須有所準備,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