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錢伯華首次帶兵(第1/3 頁)
東京汴梁城,中書門下,陸知心接到林哲的催促令一臉的不悅。
都派這麼多兵馬北上增援了,還要再派五萬?把朝廷當什麼了?你真以為就你能打仗,你要這麼多兵馬去打蠻夷,那傻子也能打了,陸知心細細一琢磨就不太想再派兵。
中書侍郎郭亦鎮對此很是贊同。
“中書大人,是不能依靠這廝,這廝在北邊甚是張狂,這廝先是把韋大人發去管糧草,接著又逼著魏大人去建造,跟著就以臨陣脫逃的罪名把田指揮使吊死了,還命人抄田指揮使的家,狠的不要不要,剛上去增援的陳大人也被處斬,說陳大人犯了擁兵自重和臨陣脫逃兩宗罪,要全家抄斬,這三位大人可都是各路的經略安撫使,這廝如此手法對安撫使級可謂是前所未有,咱們可不能由這廝胡來,咱們是不是得想點法子鉗制這廝才行?”
郭亦鎮說這話出來就是沒把朝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錢伯華聽罷馬上表示反對。
“郭侍郎,你能不能有點格局,兩個蠻夷出重兵來入侵,我們當全力支援這廝退敵才行,怎麼能去鉗制?萬一鉗制過了頭,讓蠻夷衝過來了,那這場怎麼收?兩蠻夷只要衝過澤州一帶,那可就是他們的天下,一馬平川是騎兵的天下,到那個時候誰來抵擋蠻夷的騎兵。”
錢伯華語止輕輕掃了中書侍郎郭亦鎮一眼。
陸知心和郭亦鎮似乎覺得錢伯華講的有道理,兩人都陷入沉默。
錢伯華見他說的起了作用,又說道:“陸中書,據可靠線報損失慘重的契丹人本都被逐出河北西路了,可能是契丹人不服氣,他們又興兵十萬兵馬從河東路那邊攻了過來,西夏人見契丹人增兵他們也不退了,老夫瞭解的情況就這麼多,如果契丹人不增兵的話或許戰爭早結束了,這廝要求增兵無論從哪看都合理,畢竟這麼一場惡戰下來,我軍的傷亡也是巨大的,我們可以不支援這廝,但萬不能拖後腿。”
錢伯華這話總讓人感覺他和這廝有一腿,可就是找不到蛛絲馬跡來證明這一點,中書侍郎郭亦鎮對此頗不服氣。
“錢大人,我們可以不拖後腿,可萬一讓這廝僥倖打退了蠻夷,你猜這廝轉過身來會怎麼對付我們。”
“郭侍郎,那廝怎麼對付我們都比兩蠻夷對付強,如果讓兩蠻夷攻進東京汴梁城,那場面不敢想象,或許郭侍郎是想落在蠻夷手中。”
錢伯華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郭亦鎮不喜歡調侃,他望向陸知心,希望陸知心呸錢伯華一句。
陸知心沒心情呸錢伯華,他正在評估錢伯華說的,末了他補了一句。
“錢大人,這廝確實不好對付,再次起用他也是迫不得已,在這太妃起了關鍵作用,本中書不知太妃為何要這樣,可能是太妃想叫這廝跟我們鬥,她好坐收餘利,我們等於是要鬥完一個再鬥一個。”
中書侍郎郭亦鎮不愧是馬屁精,陸知心一講完他便附和。
“中書大人,您分析的很對,我們早該防範太妃,太妃其實一直沒與我們一條心,對於這樣的人我們須早做安排。”
在場的人都心知郭亦鎮說的安排,可沒誰附和一聲。
錢伯華對董太妃不感興趣,他關心的是派不派五萬援兵的大事。
“陸中書,關於援兵的事老夫認為必須派,在契丹人增兵的情況下,那廝萬一扛不住,那情況就很不妙,為大局著想咱們應該把兵派了,咱們絕對不能放蠻夷攻過來。”
陸知心有點為難。
“錢大人,不是本中書不想派兵,實在是派不出了,那廝胡作非為,也沒人願意帶兵北上了。”
“陸中書,兵在哪?如果兵湊齊了,老夫願意領兵北上。”
錢伯華此言一出,不單郭亦鎮吃驚,陸知心也覺得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