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 77 章 故人之資(第1/3 頁)
李長安對此十分欣慰, 又有些可惜。
唉,賀知章怎麼就是八十歲而不是十八歲呢。
這麼大年紀幹不了幾年活了啊。
“還有一事也要拜託賀卿。”李長安微笑。
賀知章的稱呼已經從稱呼官職的賀監變成了親切的賀卿。
“洛水一旦氾濫,伊川縣令必定會首當其衝被罷免。”李長安道。
伊川縣挨著伊河, 又處在洛陽北部,而且地勢險峻,換言之就是河流落差大,一旦水患爆發, 必定會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區域。
“伊川縣令被罷免, 朝廷勢必要指派官員去擔任伊川縣令,我想向賀卿舉薦一人。”李長安看著賀知章。
在李長安說出“賑災”二字後,賀知章心中先前升起的那股複雜感覺就得到了滿足, 他忽然就平靜了下來,連日的憂愁也瞬間消散了。
現在的賀知章又開始撫摸起他那雪白的鬍子, 樂呵呵聽著李長安說話。
“公主欲舉薦何人?”賀知章笑眯眯問道。
他似乎已經完全不為可能會到來的災難而哀愁了。
或者說賀知章從一開始哀愁的就不是這一場小小的洪水。
賀知章歷經四朝, 當了五十年的官員, 其中許多年擔任的還是工部尚書,他見過太多的天災了,一場只涉及洛陽一個地區的小水災, 在賀知章所見過的天災中甚至排不到前五十, 大唐疆域何其遼闊,每年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天災發生。
永淳元年鬧過蝗災,大蝗,人相食,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神龍元年發生大旱造成“谷價騰踴”;開元二十二年, 泰州地震,壓死的人就有四千餘人……這些都是賀知章親自經歷過的天災。
比起人相食的悽慘,一場小小的洪水在賀知章眼中實在算不上什麼。
賀知章的憂愁是因為他看到了大唐的天子, 大唐的太子對百姓的蔑視。
只要天子勵精圖治,縱然是天災不斷,可天下依然還有希望,若是天子沉迷權術與享樂,那就算年年豐收,也依然會民不聊生。
賀知章憂愁的是大唐的未來。
不過現在賀知章感覺心裡又升起了一絲盼頭……儘管這絲盼頭很小。
李長安不知道賀知章對她的期盼,顏真卿已經過了守孝期,前兩日剛剛回到長安,如今正住在壽安公主府中。
正好趁這個機會舉薦給賀知章。
“是我的老師,名為顏真卿……”
賀知章聽到李長安的介紹後開口第一句話卻沒有問顏真卿,而是表情有些奇怪:“公主的老師不是張公嗎?”
“老夫好像記得太白也提過公主向他學習劍術。”賀知章又回憶起了他的另一位好友。
這麼一想賀知章又想到了前段時間那位新科狀元,“老夫隱約有些印象,今科的新科狀元沈初似乎和公主也有師徒之名?”
李長安乾笑兩聲:“張公的確是我的老師,李十二也的確是我的老師,沈狀元……也是我的老師。”
其實不止這幾個,準確來講她還藏著好幾個,裴素裴芸,如果算上有實無名的老師還要加上武惠妃,其實她跟李林甫楊玉環也學了點東西……
嗨,人生在世多幾個老師怎麼了。
在古代,師生關係多牢靠啊,誅十族都能誅到,堪比父女關係那麼結實,天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同盟,這麼好用當然要多認幾個老師了。
當然主要是觀念不一樣,唐朝人覺得拜師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李長安從幼兒園到大學不知道有過多少老師,甚至大學很多選修課的老師連臉都沒有記住……不過李長安自認為她還有點良心,就算她的老師多了那麼億點,李長安也不吝嗇給他們每一個都養老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