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讀書之道(第1/2 頁)
趙瑾硯無事可做便在看書,日頭微暖,兩人都坐在院裡,靠著竹椅,安靜愜意。
趙瑾硯還記得教他的啟蒙老師可是太子少傅,他是太子陪讀,所學都是大儒經典,為君為臣之道,可與百姓所學不一樣,今日所看百姓所學,到底不是開智的玩意兒。
難怪庶民裡面難出人才,要說秀才都是燒高香的。可你叫寒門和官員子弟考試試試,稍用點心,加之點撥兩下,便是讀書的好苗子。官場若是有人,那仕途之路便早已鋪好。
哼!人生來便不公,學什麼,白費這勁,不如種地,安穩餘生也是不錯。
趙瑾硯收了書,不看了,沒意思,教了也是白教,最多的用處便是多識得幾個字。
唐昭樂見他收書動靜大,還一臉的不耐,問:“怎麼了?這書得罪你了。”
趙瑾硯道:“讀書不讀書的,有什麼用,你們指望這些書改命不成。”
唐昭樂不知道趙瑾硯在想什麼,道:“讀書不成改命嗎?”
趙瑾硯冷笑,不屑。
唐昭樂蹙眉,這書得罪她了?道:“不能改命那也能明理,明心,明德,明志啊。很多時候,長輩要小輩讀書,期望並不是做大官,幹大事,只希望小輩們為人處世少犯錯,懂道理,以後在遇事的時候有自己的智慧解決,安穩一生。
其實,田間地頭的生活也沒有不好,其最多的煩惱就怕沒有一口吃食,可若你的生活不在這田間地頭,那你的煩惱或錢,或名,或利,其中哪一樣都比種田難不是麼。”
“哼,你倒是會說教,你就沒有不甘生在這鄉野間。”
唐昭樂想一下道:“不甘啊,我自然不甘我怎麼不是公主命,但我沒那命該如何,人若不學會自滿,那這命就是一個苦。可我若滿足現狀,我的人生便是處處得意。我可以得意我是秀才的女兒,我可以得意我讀過書識過字,我亦可以得意我會學了醫術,我的人生燦爛與否,端看我自己如何想。”
趙瑾硯看著唐昭樂,他都快被一個丫頭片子說教了,道:“書讀的不多,道理不少。”
“所以能告訴我,你在想什麼?”
“哼,我為何要與你說。”
“你心思不對,我自然要跟你說道說道。”
“小小年紀就喜歡與人說道,你認為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所以你不覺得我說的話是對的?”
“單純!有的人生來便是公主,不需要勞碌,日日有人伺候,有的人生來便是牛馬的命,勞碌一生。如此你還會自滿嗎?”
唐昭樂放下手中東西,走近趙瑾硯看著他的眼睛,滿是疑惑。
“你做什麼?”趙瑾硯後靠,退無可退。
唐昭樂道:“你有病?”
?
“什麼?”趙瑾硯問。
唐昭樂站起身,說道:“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齊國君主患了鬱症,茶飯不思,心情鬱悶之極,後召一名醫前來診治,叫做文摯,文摯與太子約法三章,如若治療時,激怒了齊王,太子要保全他的性命,太子欣然允諾。後文摯三次失約,沒有去給齊王治療,過了幾天,文摯才來診治,這時的齊王已經非常惱怒,文摯不跪拜,不行禮,穿著鞋子坐到齊王面前大罵齊王,齊王惱羞成怒,起身怒斥文摯。這一罵,竟讓齊王的鬱症痊癒了。最終,太子也沒有保全住文摯的性命,被齊王殺害了。”
趙瑾硯眯眼,“你的意思是說我有鬱症!”
唐昭樂正經的點頭,道:“怒勝思便是此症治法,我建議你多罵人,多發火,有事可別憋著,都憋壞了。”
趙瑾硯都被說笑了,道:“我看你是學醫魔怔了,看誰都有病。”
唐昭樂搖頭:“我認真的,你看你一開始……”說完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