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割稻穀(第1/2 頁)
就像他自己雖然有農業科研的能力,但文憑依然是敲門磚。
以後他要做相關的研究,往農業方向發展,有這文憑,這身份也更便利一些,
所以過年後,他也得回去復讀,考大學。
柚子皮做好了,立冬讓綠蘿和翠荷先嚐嘗看,多提意見。
沒想到這兩個小吃貨,連連說好吃,根本沒任何意見可提。
“小冬舅,這也能賣錢嗎?”翠荷好奇地問道。
她總覺得小舅舅現在擁有超能力,什麼東西經過他的手都能變得好吃。
“我也不知道,回頭拿去集市賣看看,沒人要,就自己吃。”立冬笑道。
他也不知道這個年代的人,對柚子皮做成的零食接受度有多高,反正蠻賣看看。
哪怕賣不出去,也能為他零售柚子,做點噱頭,吸引些顧客。
“這麼好吃,一定有人買的。”綠蘿肯定地說道。
“對,好吃就能賣錢。”翠荷跟著點頭附和了一句。
要多給小冬舅一些信心。
柚子採收暫告一段落後,就要開始搶收稻穀。
安排在這週末兩天,趁著天晴又是週末,綠蘿和翠荷都放假,人手多。
他自然也要過去幫忙。
不過下午才要開始割稻穀。
這樣上午的太陽能將稻穀上的露水曬乾,水分收一些,提高稻穀的口感、品質和出米率。
他上午可以先去忙菜地的活。
洗漱好後,立冬先去父母家拿工具。
麥香已經做好早飯,招呼他先吃早飯,她在叫醒兩個女兒後,就去餵豬。
因為要割稻穀,今天豬喂得早點,上午將其他的活忙完,下午早點去收稻穀,得整整忙活兩三天。
立冬吃完早飯,就去菜地。
他之前發酵了些有機肥,正好上午給菜地施肥。
肥水不能直接澆,還得兌水,不然肥力太足,容易燒苗。
也不能直澆在苗上,而是一旁的低窪點。
施肥原則是點施和溝施效果大於撒施,所以不能像澆水那樣直接潑灑。
而且幼苗也不能高頻澆水,
幹養根溼養葉!
幼苗在成長過程中,適當控水,有利於幼苗紮根土壤,根系越發達,後期的植株才會越強壯。
就這樣,立冬忙了一上午,全身又臭又髒的,
沒有直接回父母家,而是回祖屋,衝個澡,換套衣服,順手將衣服洗了,晾在院子裡,才過去。
立冬到了父母家,
為民已經將鐮刀,畚箕,谷籮等農具都載到稻田做準備,
回來吃個午飯,再和麥香一起,將打穀機抬過去。
因為下午要割稻穀,麥香特意蒸了一鍋乾飯,大家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一家五口,分工明確。
為民負責打穀粒,麥香和立冬負責割稻穀,
綠蘿和翠荷則負責將割好的稻穗搬運到打穀機旁,方便父親打穀。
立冬雖然是做農業研究的,收割稻穀卻不是他的專長,而且他們那時收割稻穀,已經機械化。
偶爾為了研究需要,才會人工收割,但基本上也就一小片而已。
像這種幾畝地直接人工收割的,還是很少。
所以即使跟麥香一同收割,他的速度也遠遠不及麥香。
麥香也不催弟弟,能割多少算多少,有個人幫忙割,總好過沒有。
但跟著小舅舅收稻穗的翠荷明顯輕鬆了很多,甚至立冬割稻穗的速度,都趕不上她搬運的速度。
“小冬舅,我怎麼覺得你割稻子的動作有點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