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過年2(第1/3 頁)
於是,王氏家族若全員集結,人數可達四五十之眾。試想此等規模浩蕩前往某戶賀歲,場面自是非凡,頗有幾分震撼。幸而,王化忠這一代雖名義上皆為兄弟,實則有五人身出另一玄祖門下,故而細究之下,至王化忠父親輩,已屬五服之外。
遵循鄉間習俗,五服之外的族人,其名不載於先輩墓碑,一則因後嗣繁多,碑石難容諸多姓名;二則寓意深遠:五服之外,血脈雖連,情誼已淡。故而新春拜年之時,出服族人需退居其次,不佔先機。
諺雲:“初一初二訪親朋,初三初四岳家行。”此“親朋”之列,並未囊括出服之人。故每逢新春首二日,王化忠僅與眾三位未出服之弟相互慶賀,恰此四家,每至一處,皆歡聚半日,共進一餐,權衡有度,無人非議。
拜年之序,自當依輩分及年歲而定,長者優先。昔日,王逸飛之祖母健在,眾人皆先向這位老祖宗致以最虔誠的敬意,而後方輪及其他。彼時,王逸飛的祖母與王化忠一家同住,無形中使王逸飛家成為拜年序列之首。
然而,王逸飛踏入大學門檻那年,祖母不幸仙逝,自此以後,王逸飛的大伯父便接替了首位拜年之位。這位大伯父並非遠親,乃是王化忠的親兄,曾於七十年代擔任革委會主任,後於鄉糧站主任職位上榮休,深受鄉鄰敬重。
更甚者,其二子亦非凡品。長子王成富早年接替父業於糧店,憑藉父輩人脈,迅速晉升為主管;幼子王成貴年僅十七即赴京城闖蕩,歷經數載奮鬥,終在京城擁有一家頗具規模的企業,歸鄉時一口京腔,令人側目。
相比之下,王化忠則顯得黯然失色。他早年僅為大隊會計,即便風光之時,也只是短暫擔任村支書,卸任後並無退休金可享。其兄王化誠乃資深國家幹部,而王化忠半生奮鬥,仍被視為鄉野之人,此差距外人一目瞭然。
談及後代,除王逸飛學業有成,王成義與王成才在學業上並無出眾之處。如此一比,王化忠在族人中的地位與兄長王化誠相去甚遠,儘管同為手足,所受禮遇卻有天壤之別。
然而,今年情形頗為特殊。正當王逸飛兄弟備好禮物,欲前往大伯父家拜年之際,家中突現幾位不請自來的賓客——村支書覃志明與村主任唐生旺,以探望老書記為由,攜一眾村官於大年初一拜訪王化忠。
據村支書覃志明言,此拜年本應年前完成,無奈瑣事纏身,拖延至今。王化忠心知肚明,此番造訪實為兒子王逸飛而來,年前未至,蓋因王逸飛尚未歸家。但客既至,便是禮,王化忠只得暫且放下拜年之事,先款待家中來客。王逸飛作為焦點人物,自然留步作陪,故而按舊例拜年者,僅剩王成義與王成才兄弟。
幸虧王逸飛昨日雖遲歸,卻仍抽空於年夜飯後拜訪大伯父,否則今日變故,恐令好面子的大伯父心中不悅。
王逸飛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深諳史書,深知國人歷來喜好內耗,對外無能,內鬥卻爐火純青,無數顯赫家族乃至江山社稷,皆毀於此類內訌之中。故而,對於親戚間的暗中較勁,他並不熱衷,他認為唯有團結一致,方能共創共贏,那些熱衷於內部爭鬥之人,終難成大器。
然而,這般高潔之念,實屬清流,現實中難以踐行。古往今來,無論鄉野百姓,抑或飽學之士,鮮有人能有此等見識,否則歷史將少許多因炫富鬥貴而引發的悲劇。
當然,這並非指王化忠兄弟關係惡劣。王逸飛記憶中,兩家曾共度年夜飯,後不知何故分席,關係漸生微妙,王化忠甚至限制他們隨意至大伯父家就餐。多年後,王逸飛方解此謎:彼時兩家經濟狀況有別,年夜飯質量自然各異,大伯母口快心直,無意間將此事傳揚,雖無惡意,卻刺痛了王化忠夫婦的心。自此,兩家各自過年,關係不再如初。
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成為心結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