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軍政制衡(第1/2 頁)
靖安侯賀夔,執掌南北兩衙禁衛軍,身兼拱衛京師和皇城之責。
禁衛軍,便是皇帝親屬部隊。
“你想利用禁衛軍轄制各地稅關?”澹臺衍看向顧北檸,目光銳利如鋒芒,這個想法顯然過於大膽。
軍政分離,是天兗王朝自開國以來便奠定的立國基準。
各地駐紮軍隊與負責各地行政事務的刺史府互相獨立,彼此牽制。
可若由禁衛軍接管各地稅關,軍政之間的相互制衡就被打破了。
且不說文臣必定接連上書竭力反對,軍隊一旦介入地方行政,後續還不知道會衍生出怎樣的麻煩。
軍政本就是一體兩面,無法剝離,卻又相互獨立。
可現在,顧北檸想將軍方的觸手伸進地方行政。
“禁衛軍不同於一般軍隊,雖有編制,實則為陛下私兵,與其說軍隊打破平衡染指地方行政,我更願意將其解釋為,陛下收攏權力,加強中央集權。”
澹臺衍的神色未見放鬆,他仍然一臉凝重地看著她:“阿檸,這不只是做文字遊戲這麼簡單,一旦開了此例先河,萬一軍政失衡,這個責任誰來負?”
“師兄的擔憂我明白,所以這項謀劃的關鍵並不在于禁衛軍,而是靖安侯賀夔。”
賀夔,出身於賀蘭軍,曾是已逝鎮北侯身邊的副將,戰功彪炳,得封侯爵。
凡是出身賀蘭軍之人,忠君愛國,便是刻在他們骨子裡的烙印。
賀夔憑藉赫赫戰功闖出了名氣,在軍中積威深重,即便時至今日,仍有人稱呼其為賀將軍。
他對兩衙禁衛軍擁有絕對的掌控力。
禁衛軍轄制稅關,說白了,便是將稅關的管控收歸到賀夔手中,由賀夔向昭仁帝負責。
“賀夔不可能一直擔著這項差事。”
“這是後面的事,任何一項國策的推行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試錯糾錯的過程必不可少。”
賀夔在位期間,可以將前期試錯成本降到最低,至於糾錯……
顧北檸看向澹臺衍,眼神赤誠。
這項謀劃的關鍵並不僅僅在於賀夔,最關鍵的,是賀夔之後的澹臺衍。
只有澹臺衍成功上位,才能保證由稅關而起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延續性,才能將糾錯的過程無限壓縮,在萬千種可能的道路中找到最合適的那一條。
澹臺衍看出了她眼中的期許,她好像在他身上寄託了無限厚望。
這不合常理。
他按耐住心底翻湧的疑惑,不動聲色道:“可行,但其中細節還需要仔細商議。”
說完,他便令人去請裴夙先生。
先前杜嵩突襲六皇子府,導致顧北檸錯過了與裴夙的見面。
裴夙,享譽士林的儒學大家,至今官學之中所用經史子集,仍然是裴夙註解的那一套。
裴家對儒學的解釋,便是無可置疑的儒學正統。
“一向只知裴夙先生於儒學之上鑽研甚深,沒想到他同樣擅理朝政。”
“裴夙先生所學,乃治國理政之道,只可惜……”
只可惜沒能得到施展抱負才學的機會。
裴夙是當初清河崔氏為澹臺衍請來的啟蒙先生,清河崔氏看上的人,自然不僅僅是學問好就足以。
他們是以“帝師”的標準挑中的裴夙。
但也因為這層師生關係,使得清河崔氏倒臺時,裴夙也被牽連拖累。
自前朝起,裴家便是儒林之中響噹噹的家族,前朝國滅,澹臺一族入主燕京,亟需得到儒林士子對其正統地位的認可。
而代表儒學正統的裴氏一族,便成為了澹臺皇室的座上賓。
但無論如何,裴氏一族終究是前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