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獨孤伽羅(六)蓋棺定論(第1/2 頁)
在獨孤伽羅的協助之下,楊堅率領的大隋王朝,逐步走向了正軌。對外,完成了南北的統一。對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經過幾百年的震盪紛爭,中華大地總算是進入了,相對穩定的大一統時期。這一個時間段,也被後世稱為開皇之治。
國家在一步步走向強大,而獨孤伽羅也在一點點變得老去。耗盡精力的她,也終究要迎來自己人生的最後時刻。公元602年八月的一個夜晚,獨孤伽羅在隋朝的皇宮,安靜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時年五十九歲。同時,這也是她和楊堅結婚的第四十五個年頭。
對於獨孤伽羅的離世,最傷心的莫過於楊堅。隋朝上下,也為獨孤伽羅舉行了國喪。在楊堅的授意之下,更是給獨孤伽羅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喪葬儀式。
按照記載,獨孤伽羅的喪葬規格,是非常的高的。在封建歷史以皇后身份,辦理身後事的,很難有人能和她相匹配。
首先,這場喪事的主理人,是當時朝堂的重臣宰相楊素。楊素不僅要統籌安排喪葬各項事宜,身為宰相的他還帶著人馬日曬雨淋。親自到荒郊野外,為獨孤皇后尋找福地。
選好地址為皇后建設山陵時,楊素始終堅持在第一線,凡事親力親為、辛苦不已,連隋文帝都被他感動了。隋文帝后來在表彰楊素的詔書中稱,楊素為皇后尋訪山陵辦後事的功勞,比他南征北戰平戎定寇的功績還重要 。楊素是平陳統一全國的一支主力,之後又轉戰江南各地兩年多平叛,而且開皇末年數次出擊突厥。也就是說,在隋文帝看來,給獨孤皇后辦理身後事,等同於他的人生功業。
其次,獨孤伽羅下葬之時,時年62歲的楊堅跋涉數百里,親自送葬。晚年楊堅是非常迷信的,臨行前就有術士建議楊堅不要去,因為不吉利。可是,衝著自己和獨孤皇后深厚的愛情,楊堅沒有聽進術士的話。垂暮的他,冒著嚴寒親自奔波了數百里,把愛妻送到泰陵陵園。儘管是陰陽兩隔,楊堅也要陪著心愛的獨孤伽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最後,在佛教信仰盛行的當時。在楊堅的影響下,許多高僧,許多名寺,都為獨孤伽羅舉辦了長時間的法會,來超度獨孤伽羅這個虔誠佛教徒的亡魂。獨孤伽羅去世後,隋文帝即召高僧大德五十餘人進宮,在皇宮內舉行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宏大法會超度皇后亡魂 。然後又講《淨名經》(即《維摩詰經》),皇太子楊廣親臨聽講,參加的大德皆為“四海宗師,一時翹楚”。據《續高僧傳》記載,有善權、立身、智脫、慧海等。此外,漢王楊諒從晉陽,帶回高僧志念,自為施主,為母親獨孤皇后經營法祀。揚州的天台國清寺,也為大行皇后舉辦法事祈福超度。這些為獨孤皇后的喪事盡心的人,都得到了隋文帝的賞賜。
由此可見,隋文帝楊堅給獨孤皇后辦理的身後事,是多麼的上心。可以說,獨孤伽羅的葬禮,是舉國上下的大事,更是一場超越規制的宏大的盛事。這些,足以肯定獨孤伽羅在楊堅心中的地位。以及,她對於隋朝開皇之治所作的貢獻。
當然,關於獨孤伽羅一生的評價,後世的學者們,大多也都是給予正向的肯定的。下面,我們可以從她一生所扮演的幾個角色入手,來窺探一番。
其一,為人子女。我們知道,獨孤伽羅出生在,一個民族融合的貴族之家。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女兒身,貴族身份。成為那種,跋扈驕縱的貴族女子。
而是,從小接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學業有成。有學識,有見識。同時,在她的身上,還有著鮮卑女子的剛毅,以及母性思維。可以說,為人子女時,獨孤伽羅的表現,算是合格的。沒有走向極端,而是博採眾長。
其二,為人妻子。獨孤伽羅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因為政治聯姻,嫁給了年長自己三歲的楊堅。窮極為人妻的一生,她為楊堅生育了五個兒子,多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