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採購(第1/2 頁)
聞晴到了滙豐銀行買了20公斤的黃金,花了200萬港幣,她覺得這樣花錢也太慢了,決定大采購,買一些用得上的東西。
第一站就是去到港城著名的古玩街,這條街南北走向,足有二公里長,兩邊店鋪林立,有賣華國古董的,也有賣其他國家古董的,還有賣玉石、珍貴藥材的。
她隨意在街上逛著,見街邊有一家叫崇義閣的店鋪,櫥窗裡擺放了一些瓷器,推門進去。
這是一間只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小店鋪,擺放的東西多而雜。
櫃檯內外都是木架,櫃檯裡的架子上放著大大小小的瓷器,有花瓶、碗、碟、筆筒等,外面架子上放著瓷屏風、佛像、花瓶,看來它主要經營瓷器。
一個老者正在收拾店內的物品,只抬眼看了聞晴一眼,仍舊辦自己的事,對聞晴的進來並不十分關注。
聞晴站在店堂中間靜靜地看著店堂裡的一個架子上的一尊觀音,那老者見她看了不少時間,於是發聲問:“先生想買什麼?”
聞晴指著架上的一尊白瓷觀音像說:“請把那尊觀音像給我看看。”
在香港待了幾天,聞晴的粵語又有進步,與人溝通也沒有什麼問題了。
老者從展示架上小心地將觀音像取下,放在櫃檯上,“請看。”
聞晴拿出一張白手絹墊在手上,拿起觀音像,先看了看瓷像底部上的款識,又反覆觀察觀音像的細節,然後放回櫃檯,對老者說:“謝謝,有勞了。”
又指著櫃檯內的一個瓷盤:“請把這個瓷盤給我看看。”
老者開啟櫃檯門,取出瓷盤放在櫃檯上,“請看。”
這是一隻直徑大約20厘米青花瓷盤,釉色青中泛藍,足底收口,胎質細白,盤中圖案簡單,只簡單刻畫了水草紋,聞晴暗中點頭,這隻瓷盤釉色明潤,水草生動,像在水中搖曳,非常好看。
她把瓷盤放在一邊,又指著櫃檯裡的一隻釉下紅瓷花盆,讓老者拿出給她看。
這是一隻上寬下窄的花盆,盆口約24厘米,盆底約10厘米,16、7厘米高,瓷盆釉色青中帶紅,翻轉盆底,盆底有釉,胎色為灰色,聞晴一邊看,一邊與老者閒聊,老者說這個店是他祖父開辦的,至今已有60載,店裡的器物是他們祖孫三代收購的。
聞晴最後買下了那個青花瓷盤和釉下紅花盆,一共花了十萬港幣。
她繼續在古董街上閒逛,去到一個賣西洋貨的鋪子,買了兩塊百達翡麗手錶,一塊是萬年曆玫瑰金錶,據說是四十年代生產的;一塊是世界時表,錶盤是純金打造,上面鑲嵌一顆30分的美鑽,雖然是二手,但是儲存完好,可以正常計時,一共花了三十萬港幣。
對於這些古董、奢侈品,聞晴本來是沒有很大的興趣,只是碰到了就收一些。
一路逛到港口,港城是著名的轉口貿易地,港口附近也有很多商店,不過這些商店做的生意是以出口為主。
她以批發的名義買了2000輛國內出口過來的腳踏車,2000臺櫻花國的行動式錄音機、2000臺袖珍收音機,5萬隻本地產的電子手錶,這些東西花了100萬港幣。
聞晴要求對方必須在二天內把貨物送到她在港口租的倉庫。
一口氣簽了幾個合同,她又仔細盤算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回酒店思考一晚,發現自己酒坊還差一些東西。
再次去到港口附近尋找,終於在一家經營櫻花國商品的店裡找到釀酒裝置,馬上買了一臺壓蓋機、一臺液體灌裝機、100只橡木桶、一套不鏽鋼蒸餾器,共花了5萬港幣,東西都是現成的,她讓商家把東西送到倉庫。
櫻花國的家電品質不錯,在國內很難買到,聞晴索性又在這個商店裡買了三臺冰箱、三臺洗衣機、兩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