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聊一聊那些年的知名女性(十七)(第1/2 頁)
【說完了這位東漢鄧太后,咱們來談一談與她同時期的一位才女,她的名字叫班昭,雖然主播對班昭不太感冒,但是不得不承認班昭其人的才華,所以在這也有必要說上一說。】
【班昭是東漢的史學家,說起史學家,大家會想到誰呢?史上第一位史學家左丘明?還是在獄中寫上“史家之絕唱”的司馬遷?亦或者是近代的梁啟超、王國維等等?】
【可以說縱觀如今,史學家大多都是男性,女史學家是屈指可數,不巧班昭便是其中之一,她不僅在史學方面頗有成就,亦是東漢的大文學家。】
班昭抬眸,眸中有著意外,有著驚喜,然更多的還是委屈。
之前便從天幕的口吻中聽出了她的不喜,她不懂天幕為何不喜她,所以而今天能提起她的事蹟,她頗感驚訝,同時她也很認真的聽,是什麼讓天幕厭惡她?
【班昭,名姬,字惠班,扶風平陵人,她出身於儒學世家,她的一家幾乎都是與史有關,可以說是聲名顯赫的史學之家。】
【她的父親班彪是遠近馳名的學者、大文豪,她的長相班固也是史學家,寫出了首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她的二哥班超投筆從戎,縱橫西域31年,不僅打通了絲綢之路,更是在絲綢之路的路上,使得沿途五十多個國家與漢交好。】
班彪撫須,老懷欣慰,他的兒女各個都很出色。
百姓們嘆氣,乖乖,這一家不得了啊!
【生活在這樣優秀的家庭裡,班昭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差不了,她自小便熟讀諸子百經,後來又掌握了豐富的天文地理知識。】
【那麼班昭的才華都體現在哪呢?其一,她補《漢書》,完成了父兄的遺願。班昭的父親班彪,以司馬遷為楷模,在年輕的時候就立志要撰寫一本《漢書》,然後班彪就開始了長時間的收集資料,然他就只寫了個開頭,便撒手人寰。】
剛還老懷欣慰的班彪瞬間扎心,他一生所願就是著《漢書》,最終還是抱憾而終啊!
唯一幸運的是他的兒女給力,沒讓老父親失望。
【班昭的二哥班固,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耗時20年續寫漢書,然而只寫到了章帝時期便戛然而止,只因他被捲入了外戚鬥爭之中。】
【班固有才,曾受大將軍竇憲的賞識,然當漢和帝掌權之後,他為剷除專權的外戚竇氏家族,班固被牽連在內,抓進了監獄。】
【一介書生哪裡經得起這般折騰,不久便病逝獄中,而《漢書》當時是東漢王朝的一個文史工程,班固死後,就當時而言根本沒有誰有能力能承擔續寫的任務,漢和帝欣賞班昭,便讓她住進東觀藏書閣,續寫此書。】
班固:“”
又一次受到創傷,啥都不說了,他也是一個倒黴催的,他就是想好好完成父親的遺願,著成一部偉大的史書罷了,什麼黨爭?什麼外戚?他一點都不想摻和!他為何要受此冤屈呢!
【班固含冤而死之時,《漢書》不僅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完成,而且稿本散亂,急需要進行整理,班昭便繼承了父兄遺願,當然也是奉旨編寫《漢書》。】
【在稿件散亂的情況下,班昭作為一個弱女子,卻完成了對於《漢書》的修補,其才華由此也可窺見一二。當然她縱有滿腹才華,這整理修補《漢書》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是長期的過程。】
【班昭在藏書閣經年累月孜孜不倦的閱讀了大量的史籍,整理核對父兄留下來的散亂篇章,終於在她40歲的時候完成了《漢書》,並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和《天文志》。】
雖然還沒完成著書大業,但是班昭對於自身的才華很自信,她自信自己能完成父兄的遺願,所以對於天幕之言,也不過是淡然一笑,她更在乎的是天幕為何對她飽含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