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世界四:整飭吏治(第1/2 頁)
“一個小小的典史,敢於作奸犯科、橫行霸道,背後恐有人撐腰。”歲星頓了頓,道,“理亂之機,莫不關乎吏治。朱隆飛此事一出,正是整頓的好時機,都丞以為如何?”
上次到官署時,歲星留意觀察,發現四處氣運混雜,說明內裡既有清官廉吏,亦有貪官酷吏。但有幾個官衙,明顯已被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者搞得烏煙瘴氣。
長此以往下去,必群起反亂。
“若想大力整頓吏治,與之相關的人不會坐以待斃,不管是冥頑不靈的負隅抵抗,還是順勢而為的改過自新,都將牽一髮而動全身,引起官署陣痛。”劉幸分析道,“侯爺,您真要冒著如此未知的風險,去做此事嗎?”
“吏治之清濁,關係民生之休慼。因循粉飾,必成大禍。需切實整頓,以期漸致富強。”歲星語帶堅定道,“我知此舉會不可避免地引起秩序失範,還請都丞助我一臂之力。”
治吏之事,需得乾綱獨斷,雷霆手段。不可畏首畏尾,反覆無常。劉幸見歲星態度篤定,心中有底,道:“侯爺言重,此乃臣分內之事,必當竭力而為。”
歲星微微頷首,轉而問道:“都丞,您覺得自己身邊可有奸官汙吏?”
劉幸斟酌道:“需有證據,未曾可知。”
歲星迴憶道:“那日,我們在官署見面時,你右後方之人,手帶一枚白玉雲紋扳指,粗略看來價值千金。”
劉幸雖已忘記那日在自己右後方之人究竟是誰,不過對她所說的扳指有些印象,但先前並未留意過那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扳指究竟是何材質,有何來路。若是歲星所言不虛,作為一名官員,很難購買得起如此昂貴的飾品。
想到那人,劉幸不自禁有些驚訝:“您是說長史範堯?其家徒四壁,僅與一老母相依為命,生活極為清貧,看起來並不似受賄之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我皆受蔽甚矣。”回想起範堯的面相,歲星不免搖頭,提議道,“不若讓百姓越級直訴,核實無誤者,賞錢。讓官吏互相檢舉,有功者官升一等,坦白者從輕發落。如此一來,定能收穫相關線索,揭露不少醜惡行徑。”
調動外部群眾力量的同時,瓦解內部宵小的聯盟。劉幸讚歎道:“此法絕妙,臣這就去安排。”
直訴制度成文之後,官衙外的鳴冤鼓前每日都聚集許多百姓,訴狀如雪花般鋪天蓋地而來。
劉幸讓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官衙差役通宵達旦,沉冤昭雪。無數官吏落馬,甚至出現了幾起畏罪自殺事件。
自此,西邑的吏治被徹底整飭,風氣煥然一新。
歲星在此基礎上,又聯合劉幸頒佈了官吏的考選、考績、監察三項制度,從選人用人、政績考核、監管檢舉等層面進一步肅清官場。
時間匆匆過去,一日當晚,歲星閒來無事,在庭院間漫步,恰好碰上了回府的沈佩之。
這段時間兩人見面的次數並不多,歲星抬頭看了看天色,問道:“這麼晚才散衙嗎?”
“侯爺。”沈佩之拱手一拜,方道,“近日公務繁雜,便回來得晚了些。”
歲星點點頭,道:“司農署的人可有為難你?”
“未曾。”
沈佩之搖了搖頭。他是歲星大力舉薦的人,司農署的其他官吏就算有什麼意見,也不敢公然挑事。
更何況,這段時間下來,他已憑藉自己對於農業的精通,讓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了。甚至連王程都從一開始的不恥為伍,到現在已能坦然並篤定地朝其餘人推舉他。
歲星放下心來,道:“最近在忙什麼?”
沈佩之應道:“組織巧匠大量製作改良農具,向西邑各縣的縣令長、三老和力田推廣新農具的使用和代田法的耕作、養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