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第一攪屎棍 > 第56章 你繼續演,朕才不信你的鬼話

第56章 你繼續演,朕才不信你的鬼話(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東林黨人彈劾他,他還能理解,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張世康雖然下定主意要從楊嗣昌的手裡搞到一筆軍械物資,但也是抱著與他商談,希望他以大局為重。

畢竟東林黨可都在旁邊看笑話呢!

可沒曾想張世康還沒去找楊嗣昌,這個逼樣的竟然先對他動手了。

張世康想來想去,也想不到自己到底哪裡招惹他了,京營做的事與他剿寇毫不相干,他實在想不到楊嗣昌這麼做是因為什麼。

難道是因為他第一次見崇禎的時候,說的話被楊嗣昌知道了?

張世康記得當時跟崇禎皇帝說過,提議徵三餉的人,其罪當誅的事。

可崇禎老哥倘若腦子沒出問題,根本不可能將這事兒告訴別人,當時大殿內就他們兩人,王承恩為了防止有人偷聽,都親自在大殿外守著。

想來想去張世康仍舊想不明白,他乾脆不想了,既然你楊嗣昌想讓東林黨看笑話,那就如你所願,老子才不吃這啞巴虧。

念及此張世康便道:

“臣與楊閣部無冤無仇,他為何就是跟臣過不去?

戶部給京營的十萬糧草,乃是陛下親自下旨同意,他安敢在背後使絆子?

即便有楊嗣昌從中作梗,戶部怎敢因此抗旨?他們這是沆瀣一氣!”

雖說因為三餉的事,崇禎皇帝已經對楊嗣昌心生不滿,但為了大局著想,張世康還是沒將楊嗣昌當作敵人。

想支撐起大明這爛攤子本就不容易,防著敵人,還要防著其他人,有這麼玩的嗎?

“世康你莫急,朕已經下召命他入宮了,容後朕親自問他。”

崇禎皇帝其實也很難辦,楊嗣昌後天就要出征去剿寇了,剿寇乃是朝廷目前最緊要的事,君臣不和是大忌。

雖然不清楚楊嗣昌為何這麼做,但崇禎皇帝並不想自己目前倚仗的兩人心生嫌隙,他知道張世康心裡頭不舒服,也沒有幫楊嗣昌說情。

張世康聞言心中冷哼一聲,也不理會崇禎皇帝,將脖子擰向一邊,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崇禎皇帝看到張世康生悶氣的表情有點想笑,但他忍住了,左右不是什麼太大的事,崇禎皇帝換了個話題道:

“今日早朝,朕收到宣大總督盧象升的奏疏,他的父親去世,請求丁憂守制。

六部推薦由陳新甲接替盧象升,總督宣大軍務,世康,此事你如何看?”

崇禎皇帝對軍事基本不瞭解,若是往常,基本都是會接受朝臣的推舉,可現在不一樣了,他有了張世康這個天降的大才,便想聽聽張世康的意見。

張世康一聽就皺起了眉頭,陳新甲是哪根蔥他不清楚,但盧象升的大名他可是知道的。

盧象升進士出身,但卻更擅長軍事,不僅在戰略上頗有建樹,提出不少有利於朝廷局勢的建議,在具體戰術上更是出類拔萃。

他雖然是文官,武藝卻不輸武將,在軍營與士卒同吃同睡,在戰場上更是身先士卒,江湖人稱盧閻王。

由他組建並操練的天雄軍,不僅讓眾多流寇聞風喪膽,即使是與建奴的八旗作戰也不落下風,是大明少有的幾支可以正面與大清硬剛的強軍。

宣府和大同外有建虜,內有流寇,戰略地位僅次於關寧錦,有盧象升駐守,朝廷才能安枕無憂。

這樣的牛人怎麼能換掉,要知道古人丁憂守制時間可是三年,整整三年時間不用在保家衛國之上,卻要日日守著個墳頭哭哭啼啼,實在是浪費,太浪費了。

念及此,張世康道:

“陛下,臣不建議撤換盧總督,宣府和大同地勢險要,山西、陝西又多流寇,還要防備建奴,此職唯有盧象升能勝任。

但其父過世也是大事,依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