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嫁不出去就不嫁唄(第1/2 頁)
當張世康參與完獻俘儀式,坐上回家的馬車時,天都快黑了。
相比於繁瑣的禮節,張世康覺得軍營操練雖然也累,但起碼累的酣暢淋漓,累的心情愉悅。
英國公張之極自然也參與了整個儀式,不過張之極對這種事習以為常,壓根就沒當回事。
他坐在馬車上左右看著自己的兒子,實際上張世康都已經兩個月沒回家了,半年內也就回來兩次。
“兒啊,曬黑了,軍營的日子不好過吧?”張之極欣慰的看著張世康道。
張世康剛被天子提任京營提督時,張之極一開始著實忐忑了好些天。
身為父親,張之極知道這兒子是什麼德行,雖說萬事有他這個當國公的爹兜著,一直以來他都是這麼做的。
可兵者國之大事,京營提督事關重大,自己兒子如此頑劣,那時張之極心裡頭一回有了兜不住的無奈感。
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對於兒子的表現,張之極別提多驚訝了,很多時候他甚至一度懷疑,這還是不是他那個不學無術的兒子。
半年時間,京營從武備廢弛、士氣低落,到如今京營上下士氣高昂,個個龍精虎猛,這種變化張之極是看到的。
張之極心裡清楚,兒子肯定是在練兵之事上下了苦功夫的,但畢竟是父親,看著兒子曬成這樣,張之極也有些心疼。
“可不,爹啊,軍營確實不好過,窮啊,兒天天吃糠咽菜,要不爹再給點錢?”
剛還累的躺在馬車裡休息的張世康,突然眼睛就亮了起來,坐起身來又是哭窮又是賣慘。
朝廷自打那次募捐後,就再也沒有大的進項,只一個多月那筆銀子已經花的七七八八,以至於連楊嗣昌的糧草都供應不上。
京營雖然只有兩萬四千多人,可張世康一天給將士提供三頓飯,四五千匹牲畜更是每日都要喂豆料。
崇禎皇帝給的十萬糧草和四十多萬兩銀子,如今已經花的七七八八了。
張之極聽了只覺頭痛。
“世康,你就不能換個人薅?咱們國公府的羊毛,都快被你薅禿了!”
這半年來,英國公府除了認捐了那四十二萬兩銀子外,張之極怕出問題,一個月後又主動從國公府的各家店鋪裡,挪出來三萬兩交給張世康。
知道自己家裡開著各種鋪子,張世康需要什麼時,也會令部下拿著自己的手書去要。
一開始張之極還不在意,畢竟是幫助自己兒子,可時間久了,國公府也吃不消了。
“嘿嘿,開個玩笑。”馬上就要回家了,張世康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折騰這半年,國公府的老底兒都快被他折騰完了,為此自己那最喜經商的兄長,都找自己抗議好幾次了。
對於自己的種種敗家行為,張世康其實也不想,他甚至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比如做出點這個時代沒有的物件,香皂、玻璃、味精,這些都是指定能大賣,而且以目前的工業水平來說不是太難的東西。
可問題是,張世康根本沒有時間。
他來這裡一遭,本就是來享樂的,瞅瞅現在,張世康悲哀的發現,不論是這裡還是現代,躺平都是沒那麼容易的。
“你娘每天都念叨你,回去後跟你娘好好敘敘話。
還有婧奕那丫頭,懷寧侯不知從哪兒給他尋了個女教頭,這丫頭整日不習琴棋書畫,就知道舞刀弄棒,真是成何體統。
再過一兩年,她差不多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倘若名聲傳出去,誰還敢娶她?
這丫頭聽你的,你回去幫著勸勸。”張之極無奈道。
在這個時代普通人的眼裡,女人就該知書達理,除了學些女紅之類,懂些琴棋書畫也是加分項,女人練武總是被人認為有悖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