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更棘手的情況(第1/2 頁)
吳華笑呵呵地說:“對啊,兩位姐姐,你們平時啥事兒都有人代辦,哪知道咱們普通人買張車票的難處。候車室裡等上十幾天還買不到票的大有人在呢。”
陶雯雯驚訝地問:“真的嗎,小老弟?還有這樣的事?”
白珊珊也疑惑地插嘴:“是啊,太難以置信了,你可別編故事哦!”
吳華認真地說:“我騙你們幹啥,這事兒千真萬確。我有個同學的媽媽是列車員,記得去年春運,有趟徐州的臨時客車,一共16節車廂,除了行李車和餐車,剩下的是臥鋪和硬座。理論上能載1364人,但徐州站愣是塞了1800多人上去。
工作人員看還能擠,又加了400人,那時硬座車廂已經擠得過道都滿滿當當。
可他們還不罷休,又加了400人,車門都是工作人員幫忙才勉強關上。
我同學媽媽好奇,問咋這麼多人,人家說候車室還有兩千多人等著往這個方向走,能多送一個是一個,有的人都等了好些天了。”
吳華看了看聽得入神的陶雯雯和白珊珊,繼續說道:“我同學媽媽也是好奇,車開了自己也被擠在車門口,離乘務室就幾步路卻挪不動。她就問旁邊的人等了多久,那人說他們一行12人臘月二十八就到徐州轉車,本想回家過年,結果一直等到今天才上車,年都過完了。我同學媽媽一算,今天初六,這些人足足等了8天!”
陶雯雯驚歎:“真沒想到,要是我在候車室等8天,非崩潰不可!小弟,你同學媽媽一直站在車門口沒進乘務室?”
吳華點頭:“沒錯,因為人太多,中途基本只下不上。
直到兩個小時後到站,兩個鐵路員工下車才鬆了點,幾經周折她才擠回乘務室,回來腳都腫了。”
吳華的故事讓陶雯雯和白珊珊聽得目瞪口呆,連連感嘆。
其實,這些都是吳華前世的所聞所見,借同學媽媽之口講述。
春運期間,全國鐵路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秩序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大規模傷亡。
因此,在廣東等地,每逢春運高峰期,都會有大量武警協助維持秩序。
提到群死群傷,吳華猛然想起桐江車站天橋上的踩踏事件,時間是……對,1991年春運期間,具體是……吳華思索片刻,記起來了,是過小年那晚九點多,臘月二十三,就是明天!想到這兒,吳華心裡一陣焦急,怎麼辦?
作為前桐江車站站長,吳華對車站歷史上的事故瞭如指掌。
想到維護春運秩序,他立刻想起了那次踩踏事件。桐江車站的天橋是單向通行,那天171次列車晚點,9點才到,停在2站臺4道,而324次列車9點半發車,停在2站臺3道,兩車同站臺,按理應提前半小時檢票,但因溝通失誤,檢票提前了。
春運高峰,上下車人流密集。
下車的急於回家,上車的生怕錯過,兩股人流在天橋交匯處形成對沖,導致部分旅客摔倒,後續人流不明情況繼續前行,最終釀成踩踏。
直到站臺工作人員和武警趕來築成人牆,才控制住局面,事後統計,受傷旅客達17人,其中一名2歲男童重傷不治,其母為保護他也受重傷昏迷。
此事震動社會,高層高度重視,要求全力救治並追責。儘管善後及時,責任人受到處理,但那個小男孩的生命卻永遠逝去了。
吳華苦思無果,個人力量微薄,難以改變大局。
唯有提前預防,才能避免悲劇。他決定等父親吳正國明天來電談票務時,直接提醒他注意防範此類事件。畢竟,父親正在桐江親自督戰春運。
陶雯雯瞧著吳華愣愣地坐著不言語,眼神空洞,不由好奇問道:“小老弟,咋不繼續講了?我這耳朵正聽得津津有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