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華夏取名史(第1/2 頁)
“華夏誰是第一個有名字的人呢?”
“我們沿著歷史追溯而上,到了石器時代。當時的情況肯定特別的尷尬。”
“上萬年前,自從會張口說話以後,大家稱呼人應該都是口頭語:哎。就像動物一樣,誰也沒有名字。”
“某一天晚上,在山洞裡的篝火旁,有一個哥們突然紅著臉對大家說:那啥,我有個小事想和大家宣佈一下。”
“就是,我給自己取了個名字,你們以後能不能別叫我哎了。能不能叫我小帥呢?”
“這個在當時註定會被視為非主流的舉動實則非同小可。因為它意味著我們華夏人自我意識的萌芽。”
“《說文解字》裡說: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大晚上的,你遇見個同村的人,看不清,人家問你是誰。你想了好久,我是誰?我是住村口那溝子的人。”
“就這樣解釋了半天我是誰。最後來一句我是白天和你一起打獵的大粗眉。”
“對,粗眉。名字就誕生了。在整個先秦時代,以身體特徵命名的情況非常普遍。”
“像魯國魯成公叫黑肱,周定公的曾孫叫黑肩,晉文公叫重耳,而他的兒子叫黑臀。衛國國君的弟弟名字就有點炸裂,叫黑背。”
“孔子名丘,就是因為他頭頂有個凹陷,遠處看像附近的一座山,所以叫丘。可見那時候大家都很坦誠,該是啥樣就是啥樣。”
“不像你們的某個朋友長的傻大黑粗,居然叫白俊。這個名字就涉嫌欺詐相親物件了。”
大明時空節點。
紫禁城。
朱棣等人正感慨著黃岡兩位神人時。宮門前傳來陣陣騷動,伴隨著熾烈的喝彩聲。
不一會便有人來報,皇太孫從腳盆雞回來了。
這訊息可把朱棣激動壞了。
等真正見到朱瞻基和他身後的車隊時,他就知道大明的改革可以提速了。
大量的白銀被搬進宮來,夏原吉不放心的守著統計,心想著可算有闊綽的日子過了。
另一邊朱瞻基將腳盆雞的情況做了彙報,原來此次運回來的白銀全部是銀礦的庫存。
現在軍隊正在掃蕩抵抗力量,而銀礦的開採需要調集國內的工匠以提高效率,軍隊也需要增兵來應對腳盆雞的反攻。
朱棣讓張輔根據朱瞻基的口頭彙報,以及出征將領的軍報做出一份決策給兵部討論。
等張輔和兵部之人討論之後,朱棣的目光便投向了天幕。
評論區的畫面已關閉,天幕也迅速刷出了新的影片。
朱棣一邊想著組織北伐之事,一邊看起了影片。
朱瞻基自從出了大明後,便再沒有看過天幕影片。而回師途中也是沒有時間仔細觀看。
此時看到畫面後,他便立刻想到了之前影片中,太祖元素週期表之父的名頭。
而朱棣看到華夏取名史的標題也是想到了此事。祖孫二人毫不忌諱的笑了起來。
看到畫面中原始部落的模樣,朱棣說道:
“咱們華夏最初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嗎?上萬年啊?太不容易了。”
沒有關注誰是第一個取名的人,他倒是對上古老祖宗們的生活環境而驚訝。
“人類的起源是什麼樣的呢?”
朱瞻基想起人類存在的意義那期影片,似乎有種人類不是自然誕生的意思。
“咱們現在可沒功夫想這樣深奧的問題,後世華夏都沒有答案。”
朱棣聽到朱瞻基的話後點了一句。意思是要他將心思放到大明目前的發展之上,不要好高騖遠。
朱瞻基明白的點了點頭。隨後便被先秦人的名字給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