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農耕技術發展史(三)(第1/2 頁)
陳粟演示收割三塊1米×1米的方形後,將割好的水稻用草繩索捆紮好。
“接下來把水稻放到脫穀機裡面脫出穀粒,再放進烘乾機裡面烘乾和蛻殼。傳統的方法是脫谷後用自然日光和高溫曬乾稻穀中的水分,方便儲存,防止發黴。”
陳粟將稻穀分成兩份,一份用傳統方法進行晾曬,一份用烘乾機直接烘乾。
“傳統方法晾曬用到的工具叫做耙、簸箕和掃帚,耙是將稻穀堆散開充分晾曬,簸箕和掃帚是收稻穀時候用的工具。”
彈幕
從來不知道原來這小小的一粒米要經過這麼多道程式。】
粒粒皆辛苦,這是真辛苦呀,感謝科技的發展。】
好想親自去體驗一把割稻穀到曬稻穀的過程。】
粟米,這種稻穀我們可以在自己家裡種嗎?】
兄臺,好想法。】
“目前月星的環境和土壤不支援露天種植,私人種植,哪怕是在機裡面,也需要建造培植室,特定的富含養分的土壤、水,成本比較高昂。”
農耕技術發展史的粗略普及算是告一段落,這也僅僅是萌芽階段,讓大家開始意識到月星生態重要性。
“現在離中午古法廚藝直播還有兩個小時左右,我帶大家去找一找我們要用到的食材。”
陳粟整理好所有的東西,向著稻田再次出發。
彈幕
粟米怎麼又回到稻田了?】
這裡面會有吃的嗎?】
吃土嗎?】
哈哈哈,想多了吧,怎麼可能吃土。】
“在種下水稻的時候,人們還會在裡面養殖魚和螃蟹,它們名字被稱作稻田魚和稻田蟹。”
陳粟彎腰在稻田裡面翻找,成功地找到一窩蟹的據點,戴上星能手套在淤泥裡面掏來掏去,一隻超級肥美的螃蟹被掏出來。
“很棒哦,你們看這隻螃蟹個頭有巴掌大,而且生龍活虎。”
彈幕
真的有螃蟹!!!】
我就說怎麼可能吃土。】
原來螃蟹長這個樣子。】
魚呢?粟米,稻田魚長什麼樣子呀?】
粟米,你背上裝螃蟹的是什麼呀?】
“這個是蟹簍,等我先抓一些螃蟹,再去抓稻田魚。”
陳粟在稻田裡面小心翼翼地行走,避免出現被淤泥帶倒,摔在田裡的出糗畫面。
彈幕
粟米好弱小的樣子。】
我看得心驚膽戰,好幾次粟米歪歪斜斜要摔倒。】
真想去體驗一次。】
粟米,你的海島會開放旅遊景點之類的嗎?】
陳粟彎腰掏到一尾小魚,個頭雖小,但是精氣十足,抬頭就看見觀眾的問話。
“不會哦,這是我的家,以後都不會開放的。”
彈幕
日常羨慕粟米的一天。】
我家是座護衛星,喜劇的調侃變成現實。】
“不用羨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
“看起來我每天直播挺輕鬆的,但是頭一天我要想直播內容,中午之前要準備食材,捕獵的時候還會有大型猛獸,下午也沒有空閒,比如這段時間做牛肉醬,零食大禮包。”
她說完接著捕撈稻田魚,這個難度上比抓螃蟹要大一些。
“現在差不多,我們先回去吧,還要處理乾淨這些魚蟹。”
陳粟一邊看公屏和觀眾聊天,一邊悠悠閒閒地走著,估計是一上午都沒有任何問題,她逐漸放鬆警惕,然後......
啪
嘰
觀眾們就看見原本還在鏡頭裡的陳粟,忽的就消失了,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