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時機已到(第1/2 頁)
次日清晨,太極殿中。
李世民目光深邃,望向李靖,緩緩開口:“藥師,昔日你言草原十八部乃心頭大患,此言至今,朕猶記於心。”
李靖躬身一禮,聲如洪鐘:“陛下明鑑,臣心所繫,確乎如此。”
李世民微微頷首,眸中閃過一抹決然:“彼時朝局動盪,朕不得不先安內攘外。而今,朝堂穩固,是時候將目光投向那片廣袤的草原了。若論對突厥用兵,首要之務何在?”
李靖沉吟片刻,道:“陛下,兵馬乃國家之根本,若欲征伐突厥,兵力調配實為首要難題。我朝現有兵力十七萬眾,雖非不可一戰,然若欲分兵多路,持久作戰,則力有不逮。”
話音未落,殿外忽傳王德之聲:“陛下,涼州使者求見,有緊急軍情上報。”
“宣。”李世民簡短有力。
王德領命而出,高聲唱喏:“涼州使者,覲見!”
使者匆匆步入,行禮如儀,雙手呈上一封密信:“臣自涼州而來,攜都督密信,懇請陛下御覽。”
李世民接過密信,仔細檢查封口無誤後,輕輕展開。閱畢,他目光微斂,轉向使者:“都督可有他言相托於你?”
使者搖頭,一臉茫然:“回陛下,都督僅命臣速將此信送達陛下,餘無他言。”
李世民忽而話鋒一轉,笑道:“卿可喜愛獵鷹?”
使者一愣,旋即答道:“陛下,涼州都督府確有獵鷹數只,皆為上品。臣聞陛下亦好此道……”
李世民輕輕擺手,打斷了使者的話:“卿這是投朕所好?也罷,來人,先將使者送至大理寺,暫行看管。”
使者大驚失色:“陛下,臣何罪之有?”
李世民淡淡一笑:“卿之是否有罪,自有吏部官員評判。帶下去。”
侍衛應聲上前,將使者帶離大殿。
李世民轉而面向群臣,語帶深意:“這位使者,怕是受了他人指使,欲以鷹隼之物,試探朕心。李大亮此人,清廉正直,他言此使者向其索鷹,若是朕意,則是朕之過,因朕久不涉獵;若是使者私慾,則是朕用人不察。李大亮此人,朕用對了。”
群臣紛紛點頭,讚道:“陛下慧眼識人,李大亮實為忠良。”
李世民憶起往事,手中輕撫一胡瓶,笑道:“武德年間,李大亮因功得賜奴婢百人,他卻一一遣散,言其皆為人子,不應為奴。此等胸襟,朕甚欽佩。此胡瓶,你們覺得如何?”
張公瑾上前一步,細看胡瓶,讚道:“此乃珍品,必是貢品無疑。”
李世民笑道:“如此好物,賜予李大亮如何?”
張公瑾卻搖頭:“陛下,臣以為李大亮可能會將此物變賣,以濟貧寒。”
李世民大笑:“賣與不賣,隨他去吧。公瑾,你鎮守代州,緊鄰草原,對此番局勢有何高見?”
張公瑾正色道:“陛下,臣以為,征伐突厥之時已至。理由有六:一者,頡利可汗暴虐無道,已失人心;二者,草原十八部中,多部欲脫離其掌控;三者,頡利與突利間裂痕已深;四者,連年雪災,草原經濟凋敝;五者,頡利親疏不分,自毀長城;六者,中原流民散落草原,可為內應。此六者,皆為我軍可乘之機。”
李世民聞言,目光炯炯,環視群臣:“公瑾之言,爾等以為如何?”
群臣皆點頭稱是,大殿之上,一片肅穆,只待天子一聲令下,風雲變色,劍指草原。
隨後便討論起兵員徵召之事。
朝堂之上,一位重臣振聲提議,言及凡年滿十八、體魄強健之青年,均應納入軍隊,以壯國威。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頓時凝重。
魏徵聞言,眉頭微蹙,緩緩起身,其聲沉穩而富有穿透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