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實擾朕懷(第1/2 頁)
大宋都城東京已經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城市,號稱人口百萬。人口密度高,京城內宮殿民房大都以土木結構為主,街巷勾連,錯綜複雜。一旦失火,極易蔓延。
所以早在太祖時期,東京城內已建立有專職防火機構--潛火隊。每條街巷,隔三百步就有一處潛火隊兵士的值守房舍。配有兵士五人,夜間要進行巡邏,負責應對各處火災事宜。另外,還在高處建有望火樓,樓上有人執勤。樓下駐守著救火隊士兵百餘人,並存放有救火的各種器材和工具,例如大小木桶、灑子、麻搭、斧鋸、梯子、火叉、大索、鐵錨兒之類的。每逢遇到有失火的地方,就有騎兵飛馬報告,於是軍廂主、馬步軍、殿前三衙、開封府尹等部門各自帶領兵士汲水將火撲滅,不需要動用百姓人力。因為火災危害嚴重,所以對於縱火者的處罰也是很嚴厲的。早在商朝就規定,如果有人把遺棄的灰燼倒在路上或街上而死灰復燃了,這個人是要受到砍手的刑罰。唐朝時,如果是不小心失火造成隔壁房屋損毀,是要被流放兩千裡的,而且如果在火災中有人受傷或者死亡,是要算成故意傷害或者殺人罪的。“殺人放火”,放火的性質和殺人一樣惡劣,都會受到重罪處罰。
楚王府的這場大火虧得潛火隊及時撲救,只是燒了楚王的寢宮,所幸也沒有人員傷亡。
“什麼?楚王的寢宮被燒了?楚王有沒有受到驚嚇?王繼恩,去給朕好好查查,這火究竟是怎麼燒起來了,定是哪個不長眼的奴才的失職,查出來嚴懲不貸!”太宗剛聽到內侍回報楚王府失火之時,當下又急又痛,生怕楚王有了什麼閃失,當聽說沒有人員傷亡時,總算鬆了一口氣,轉念一想,定是哪個當值奴才偷懶而致。於是一迭聲地命王繼恩前去追查。
“這”王繼恩面帶難色,並未起身。太宗詫異,便問何故。
“回稟官家,下官已經盤問過王府的侍從,王爺親口說這把火是他自己放的。”太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命楚王速速進宮,他要親自問話。
楚王元佐靜靜地躺在床上,眼睛呆呆地看著天窗,彷彿萬事萬物都已不在他的心上。王繼恩屏退了左右,悄聲說:“王爺,等會兒官家親自問話,您只說尚在病中,昨夜睡得迷糊,不知道怎麼著就失火了,這中間的利弊權衡,不用下官多說了吧?”
元佐一臉平靜,一字一頓地對王繼恩說:“這把火,確實是我放的,與任何人沒有關係;也請你不要再難為府裡其他人,等會兒面見官家,我自有說辭。”王繼恩無奈,只得親自陪元佐到御書房回話。
“你說什麼?火是你親自放的?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真的瘋了嗎?”太宗又驚又怒,望著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氣得渾身發抖。
元佐直挺挺地跪著,一臉倔強地說:“兒臣自知早已被父皇厭棄,如今犯下這種大錯,只求父皇重重責罰!”
“厭棄?朕如何厭棄了你?這話從何說起?”
“昨天重陽節宮宴,父皇唯獨沒有宣詔兒臣,其他諸兄弟都有賞賜,唯兒臣沒有,昨天夜裡兒臣就想明白了,兒臣屢次忤逆父皇,是兒臣不孝;在父皇心裡,怕是早就厭棄了兒臣,兒臣罪有應得,絕無怨言!”
“啪!”太宗一記耳光打在楚王臉頰,嚇得御書房裡的侍從們都跪了下來。
“王繼恩!你來說!”
王繼恩連忙來到元佐面前說道:“王爺,你好糊塗啊!昨天重陽賜宴,官家怕您勞心勞力,有心讓您靜養,才沒有宣您,至於昨晚的賞賜,官家也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您,您那份兒還是最好的,只說過兩天就派人送府上的!如今還在下官那裡。官家心裡,可只有王爺您啊!您怎麼就不能體察官家苦心呢?”
“罷了!”太宗無力地擺了擺手,示意王繼恩和眾侍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