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村中瑣事11(第1/8 頁)
這當鋪歷來是所有買賣行當中,派頭最大的。若說別的生意,就算貨品再不愁賣,人家上門是買主,也講究一個笑臉迎人。而這當鋪卻是反過來:上門的客人要典當,求著當鋪給個公道價把東西收了,天然就矮了人半截。
店裡的夥計還則罷了,這櫃檯後頭坐著的先生架子才是真的大,故意擺出一副愛搭不理、可有可無的模樣來,再將東西狠狠貶低一番,好方便壓價。
沈青從前曾跟著沈老孃來過一次當鋪:前些年沈老漢生過一場大病,把家裡的積蓄幾l乎都掏幹了。當時地裡的糧食還沒到收成的時候,卻急著用錢,只得將親戚朋友全都借遍,還是不夠。
沈老孃便做主當了兩床棉被,換錢抓藥。她捨不得使喚自己的兩個兒子,便讓沈青挑了擔子跟著她進城。
沈青親眼看見在家耀武揚威的沈老孃,到了當鋪面對著櫃檯裡的先生就變得唯唯諾諾,而那位先生又是如何貶低那兩床用料紮實、□□成新的棉被,最後只給了一個沈老孃預期一半的價格。
不過這次沈青當的是銀首飾,不像棉被傢什這樣的物件,沒有一個衡量價格的確切標準。再怎麼樣,當鋪給出的價格也不能低於銀子本身的價值,還能壓到哪兒去?
卻不知道,這櫃檯裡的先生還真連銀價都不打算給他!
那老先生斜著眼打量了沈青一番,又細細看過了托盤裡的三樣首飾,心裡便有了個想法:除了窮苦人家日子過不下去,需要常來典當以外,還有一種人也是當鋪的常客,那便是偷兒。
一些自有本領的大盜就不必說了。只說那些沒有門路的小賊,偷了富戶家的東西,自己沒有背景沒有銷路,就只能來當鋪當了。否則輕易在市面上脫手,被失主或官府查出來,可不是玩兒的。
而這些當鋪背後往往也有些勢力門路,不說能擺平官府,只消將賊贓遠遠運去外地,官府就很難追查了。
只是這樣“來路不明”的東西,當鋪便會狠狠的壓價,能給至貨價本身的二三成,便算多了。
而沈青拿來的這三件銀首飾,雖都不算很重,卻花樣精巧別緻,又看著很新,既不像是沈青這個穿著窮苦的人配有的,又不像是家傳下來的老物件,當鋪先生自然猜測其來路不正——某種意義上他也沒猜錯,這東西確實不是沈青透過“正常”的途徑得來的,若非是那神奇的山洞帶來的特殊際遇,以沈青的家境,根本得不到這樣的好東西。
這便是當鋪裡的老油條眼光的毒辣之處了。瞧著沈青的模樣,像是窮苦人家的哥兒,不似那等街面上的慣偷,或許只是一時糊塗做下這樣的事兒來。當鋪先生把姿態又拿高了一些——不是不打算收贓,只不過預備敲打一番,把人嚇唬住了,隨便給個仨瓜倆棗的就能打發。
沈青並不知道這當鋪先生的打算,不過他早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就像他搪塞牙行的鄭嬸子一般,既然今後免不了要多番遮掩,現在就要適應起來。知道自己嘴笨,臨時怕
是編不出來,那就提前把各種可能都預備周全了:“這是我家裡前些年給我備下的嫁妝,只不過後來家裡出了些事情,親事也沒成,一時半刻用不上了,家中有人生病急著用錢,這才拿來當了。”
他原想過說是母親的嫁妝,如今日子過不下去了才拿來換錢:苗氏的嫁妝裡確實有個銀鐲子,只是不如這兩個重又有花紋,細細薄薄的一條素圈,只有三四錢重,早被沈志高拿去換錢吃酒了。
也是考慮到這兩個鐲子和銀鎖實在很新,不像有年頭的樣子,才假稱是自己的嫁妝。沈青自覺這樣也算是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了,讓人就算有些疑慮,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來。
時下家裡疼愛姑娘、哥兒的人家,成親前給置辦一兩樣銀首飾,是很正常的現象。
聽了沈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