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打工人(第1/3 頁)
第119章 打工人
就屁大一點的廠子,有什麼可參觀的。
反正托馬斯和安吉麗娜進廠區看了後,有點失望。
他們以為臉書t桖的供應商富有服飾應該是那種千人、萬人級別的大廠,寬敞明亮的現代廠房、全自動流水線……
不然臉書的t桖,成本怎麼會那麼低?肯定是大規模自動化生產,降低成本。
結果進廠看了後,員工不過一二百人,廠房、裝置老舊,地上雜物堆放得到處都是。
唯獨工廠的一群年輕女工讓他們感到很震驚。
因為這些女工就像機器人一樣,坐在縫紉機上,低著頭忙著手裡的活,並沒有因為他們一群人的到來而受到影響,直接把他們當作了空氣。
就算有人好奇瞅了兩眼,也很快低下頭,繼續工作。
她們對待工作的態度一絲不苟,年輕的臉龐上寫滿了認真。
特別是每一個人手上的動作,快得讓他們感覺眼花繚亂。
還沒怎麼看清楚,一件t桖就縫製好了,丟在一旁,接著再縫下一件半成品。
沒有一個人在偷懶,全都在拼命幹活,彷彿不知道累一樣。
堅持一分鐘、十分鐘沒問題,但他們都參觀了一個多小時了,所有人手上的速度並沒有隨時間而減緩下來。
“老闆,這些工人工資很高嗎?”
安吉麗娜問夏景行。
“估計就兩百美金一個月,可能都不到。”
安吉麗娜先是一臉震驚,然後表情誇張道:“噢,我的上帝!她們是最好的員工,絕對配得上比這高十倍的工資。
這麼低廉的工資,可她們卻如此認真的工作。”
“工資如果高十倍,包括我們臉書在內的其他外國貿易商就不會在這裡下訂單了。”
夏景行以英文回答道。
安吉麗娜反應了過來,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臉書t桖之所以能那麼便宜,並且在同等價位下,質量橫掃其他品牌t桖,壓縮的成本原來是人力成本,而不是他們以為的先進工藝或者大規模化生產。
美國一個普通工人工資,能在中國僱傭十幾個更好、更勤勞的員工。
如果人力成本漲上去了,那這些低端製造業的競爭力又在哪裡?
外國的商人還會不會找中國訂貨?
從本世紀初開始,中國就頻頻被外國稱為“世界工廠”。
她本來還覺得有些誇大其詞,現在見到這一幕,是真覺得未來的製造業中心可能會轉移到中國來。
“中國的人口很多,我以前看過一篇報道,說這些工人都來自中國農村,工作任勞任怨。
來到大城市找工作,只需要付給他們高於在農村種地的工資,他們就能生產出歐洲、北美幾分之一,甚至是幾十分之一成本的商品。
我判斷,未來世界各地的中低端製造業應該都會轉移到中國。
美國的普通工人這下慘了,老闆不會喜歡他們這些累贅和負擔,可能接下來大批人得失業了。”
托馬斯也湊了上來,發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王有富和管理層見三個外國人嘀嘀咕咕的,雖然聽不懂,但也能看出他們臉上的震驚之色。
他不無得意的笑道:“夏總,你別看我們工廠看起來很簡陋,但我們生產出來的商品,絕對是物美價廉。”
夏景行點頭,又把這番話翻譯給托馬斯、安吉麗娜聽了。
兩名外國人都比起了大拇指,嘰裡咕嚕說了一大堆英語。
王有富聽不懂,求助夏景行。
夏景行嘆了口氣,繼續當翻譯:“他們說,生產工藝、裝置都很落後,但工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