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PPT融資(第1/3 頁)
“領英是在5月份上線的,在上線之初,我們使用了一個笨辦法,五名創始人各自接受了邀請一百名朋友加入領英的任務。”
說到這,可能是想到創立初期的艱難,霍夫曼苦笑了起來。
“李和維倫特因為是工程師出身,相對來說不善於交際,我們就給他們減輕了一點任務,他們兩人只用邀請五十名朋友,我們其他三名創始人則還是一百人的目標不變。”
霍夫曼指著臺下一名聯合創始人說道,“古力克在多年的學習和工作中積累了深厚人脈,僅僅只用了三天,他就完成了任務,找夠了一百人……”
夏景行非常認真地傾聽領英成長的故事。
在臉書創立初期,一樣非常艱難,為了在校園報紙上面登一封廣告,那是求爹爹告奶奶,用盡了一切的人脈關係。
相比於他們,領英還要更艱難一些。
這一點,從使用者增長速度也能看出來,商務社交畢竟不如校園社交那麼有噱頭,概念太過嚴肅和正經。
莫里茨和科派爾曼也沒出聲打斷,他們也想全面瞭解領英的整個創立、發展過程,便於進行全盤分析。
霍夫曼接著道:“慢慢的,領英開始在矽谷有一定名氣,不少具有前瞻性的公司職員、媒體人和獵頭看到了它的潛力,成為了我們早期的種子使用者。
但非常遺憾的是,竟有高達50的註冊使用者是沉默使用者,網站的使用者量和活躍度增長一度止步不前。
這也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大困難之一。”
霍夫曼話鋒一轉,“但是,我們已經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了。”
“使用者的數量與結成的關係網路深度,直接決定了網站價值的大小。”
“我於是帶領團隊進行了一連串“增長駭客”的試驗,旨在提高每一個使用者的潛在聯絡人數量,從而增強社群黏性,提高使用者活躍度和使用者增長速度。”
霍夫曼繼續放映ppt。
“首先我們調研了新註冊使用者願意邀請的朋友數量,經過反覆試驗,最終確定了“4”這一魔法數字。
當新註冊使用者到達“邀請好友”頁面時,如果系統預設建議使用者邀請的朋友數量少於4人,則他們很可能會輕易地忽略這一步驟;
如果多於4人,則可能會讓使用者感到焦慮和麻煩;
而不偏不倚剛好4人,能實現最大程度的邀請轉化率。”
夏景行感覺挺魔幻的,為什麼是四,而不是六,六應該更吉利啊,而是又是六度分割理論。
但人家經過科學考究得出的結論,自然有一定道理。
這一招,拿一本子記下,臉書可以偷師!
就在夏景行心中做筆記的時候,霍華德瞟了他一眼,邪魅一笑,似乎要把他看穿。
夏景行聳聳肩,頗為無奈,又不是什麼多不不起的發現,至於這樣看著我嗎?
說不定,適應於領英,卻不適應於臉書,這說得清啊?
霍夫曼與夏景行進行完“友好互動”後,繼續道:“早期我們的邀請方式是向使用者的好友傳送郵件。但最早的郵件文案客套生硬,毫無吸引力。
最近我們把郵件文案改成了這樣。
“我在瀏覽人脈網路時看到了你,讓我們互加為好友吧,我將很樂意滿足你的請求,並提供後續可能的幫助。這將有助於我們組建更強大的人脈網路。”
這種簡潔有力的敘述,直接闡明瞭邀請信發出的原因、希望對方做的事情,特別是給對方帶來的潛在價值。
效果非常不錯!
已經每發出十封郵件,才能拿來一個新使用者,現在這個資料變成了32封。”
說到這,霍夫曼看向夏景行,笑了笑,“戴倫他們的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