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山倒海推 翼希色彩(第1/4 頁)
五個火銃兵百人隊橫在山倒海推的薊州大軍前,望之單薄易破,奈何那區區七十步簡直黃泉路,在親兵們的腰刀脅迫下,薊州軍卒不斷暫時鼓起勇毅,擠成一團去探那條黃泉路,又每回前功盡棄,如退潮之水狼狽而逃,只留下岸灘上無數血泊,死者枕藉,哀聲慟天。
到最後親兵們腰刀捲了刃,砍不動逃兵,大軍終於崩潰,王樸驚愣的望著這一切發生,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原來史書上所謂“兵敗如山倒,自相踐踏而死者不可計數”是卓卓之言,毫不虛張。
“叛,叛軍如何就贏了,我們大軍還在啊,稍有折損一二成而已,這怎麼就,你看那剩下的人數也比他們多好幾十倍,如何會,如何會突然就敗了呀,這可如何是好啊,我的娘啊,兒子不孝,嗚嗚嗚。”薊州新任知府在城頭上嚇的面無人色,只是轉頭去問監軍太監,求平時趾高氣揚的御前紅人高起潛給個說法,需知按大明律,陷城官不死節,罪誅三族啊。念及傷心處竟哭嚎大作,堂堂知府老爺平時那風度翩翩,遇事不作色的養氣功夫蕩然無存。
“誰,誰敢胡言,說那是叛軍。”高起潛忽怒喝一聲,把周圍正如喪考妣的薊州官吏們唬了一跳,皆愣然而視。只聽高起潛又道:“對面那明明是我大明的忠良,神甲營王樸節制大人,神甲營明明是我大明有數官軍勁旅,何時反叛了,哪位再敢無端造謠,本督必上書參他。”
“是,是,沒錯,絕不可能反叛,王樸大人忠良啊,是大忠良啊。”錦州知府這下也回過味兒,王樸的神甲營在薊州城內素有軍紀嚴明的美名,鄉紳們也曾與他提及神甲營駐守薊州期間還幹了清掃街巷,掩埋汙穢,疏通暗渠等親民善事,可見王樸是岳飛,戚繼光一類人物,這等英雄怎麼會去做叛逆,這一戰莫名其妙,高起潛果然是閹人可恨,居然敢陷害忠良,打誰不好,偏偏自不量力,到嶽武穆戚繼光跟前自討苦吃,倒連累他險些家破人亡,念及此,心中暗恨,看那高起潛的眼神就有些不對了。
高起潛也覺得轉彎似乎太猛,在若有深意的眾目審視下居然老臉一紅,又強自堅強,仰頭道:“快去請本地鄉紳,顧家那位過來。”
“顧家搬遷去了天津,一時不能應請。”知府苦著臉,小聲提醒道,他原來還想立功,特遣人去捉拿反賊顧家,不想撲了個空,誰料片刻而已,竟恍若隔世,反賊成貴客。
“鍾大人,你是東林黨人嗎。”高起潛忽有所悟,轉頭去問知府。
“這個,高公公何出此言呢?”鍾知府心生警覺,反問道。
“啊,大水衝了龍王廟啊,不妨鍾大人去跟王樸好好敘敘情誼。”高起潛居然把話說開了。
“不不,不成,高公公你莫要害我。”鍾知府臉色大變,他才從京裡出來,留京時日在賢良寺裡聽人評議朝中時局,王樸是出了名的是非人物,黨爭漩渦中的眼,朝廷裡各派為了他吵成了一團,太極殿裡群毆不止一回了,據說帝甚惡之,這種瘟神躲避猶恐不及,哪還敢有什麼情誼,他急了眼,話音也拉高了一截道:“本官與王樸素未謀面,何來情誼,再說本官與東林黨無舊。”
“哼。”高起潛聽他說不是東林黨,便冷冷白了他一眼不再搭理。
“高公公,借一步說話。”鍾知府自苦說了混話,官場有戒言六步方寸必有東林,防賊易防東林難,說的就是東林勢力之大,且還有心眼小過針尖的睚眥必報兇名,他原為廣西偏遠一小縣縣令,述職評中而已,全賴東虜入寇,橫掃京畿,官位憑空富餘,再趕上東林黨稍疲君恩,他這才撿了個大漏,高遷薊州知府,去上任前,首輔周延儒還稱讚他不黨,正是知薊州府的好人選。從他的本心來說投東林黨固所願爾,惜門路不足廣,能與東林黨攀扯羽跡的門徑又聚於江東,往來互送多優雅之士,他一個寒門小戶只憾投誠不易,如今天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