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經典,解讀(第1/2 頁)
小品結束了,沒有人鼓掌,也沒有任何反應,現場的觀眾都處在一種驚心動魄的情緒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海路和陳嚇等一眾同學站在黑暗裡,心臟劇烈的跳動著,怎麼回事,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難道是我們演得太糟糕了?不至於這麼差吧?
“是不是我演得太爛了?”陳嚇的聲音微微發顫。
“不會,咱們演得很好!”景軒大氣的安慰著一眾同學!
突然間,燈亮了。
一瞬間,強光打下來讓景軒他們瞬間覺得自己好像失明瞭,那種感覺有點像和夏日午後抬頭去往頭頂那火熱的太陽,以至於他們不得不閉上眼睛。
再次睜開眼睛時,他們甚至在眼前看到了幾縷彩虹般的色彩,這是眼睛對前面光線不適應,焦距不準所產生的一種特殊效應。
然後,他們看到觀眾席裡有人站了起來,用盡全身力氣鼓著掌:“演得好,演得真好!”
緊接著,他們看到旁邊的女人站了起來,然後身邊的人都站了起來,大聲歡呼,用力鼓掌,最終全場都是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
“太棒了,真的太棒了!”
“演得真好,這是今晚上最好的節目!”
現場的掌聲就像無數的鼓槌,持續不斷的敲擊著他們的內心,他們盡情地享受著這些掌聲,享受著這些歡呼聲。
昏黃的燈光從頭頂上照下來,給他們身體鍍上了一層暖意,觀眾的目光都看向他們,掌聲、歡呼聲包裹著他們,讓他們覺得像沐浴在溫泉中,溫暖無比。
臺下的觀眾非常激動,他們沒有想到,竟然會看到如此精彩的表演。
《調音師》小品結束了。
可是關於《調音師》的話題,卻才剛剛開始。
臺下學生到處都充斥著關於《調音師》的討論。
雷加音:“臥槽,全程無尿點,沒想到,這麼短的小品,居然比看大片還精彩,那麼問題來了,到底男主角最後有沒有死?”
李捻:“肯定死了,開頭的時候,不是有一聲響聲嗎?我覺得那就是釘槍開槍的聲音。”
杜若溪:“開頭的時候?有響聲?我怎麼沒注意到?”
高芸翔:“我覺得沒死,之前那個對門的女人看到了調音師進去,要是死了,那個中年婦女肯定跑不掉!”
胡謌:“肯定死了,其實從在餐廳裡面的對白就可以看出來,男主角愛吃糖,因為吃糖能讓他心情愉悅,說吃死了也不管,
寓意著糖就像他偽裝成盲人,可以欣賞偷窺到很多東西,但是一次兩次很好,吃多了就會死。所以,應該是死了。”
袁洪:“搞什麼啊!這不是個五大三粗四肢健全的漢子麼?
又沒真瞎,對方不過是個大嬸,手頭一開始連武器都沒有,後來也拿的不知道是個什麼玩意兒反正不是什麼高階裝備,完全沒有理由這樣坐以待斃啊!
還有大嬸去拿衣服的時候幹嘛不乾脆跑掉?感覺好不合理。”
李雪通教授:“袁洪同學,此言差矣,我認為這才是整部片子的精髓所在,前面就說過了,男主角一直在練習做盲人,所以整個人都代入其中,試想一下,當我們全心全意去編織自己精緻的謊言,有多少時候連我們自己也信以為真?有多少暗示已經深入了骨髓?一個人到底是騙自己容易,還是騙別人?
於是,當鋼琴成了主角最後一根稻草,他雖不是瞎子,卻早已忘記了用健康人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了。”
……
誰也沒想到,這麼一部只有13分鐘的小品,竟然會引發如此之多的爭議。
而很多同學在聽了其他學生的評論之後,又發現,好像自己忽略了很多細節,想要再看一遍,可是表演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