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5 頁)
一、老大
龍湉是一個很快樂的人。
“湉”的意思是“水流平靜”。名字是由祖父取的,取義於左思的《吳都賦》:“澶湉漠而無涯。”,以“小心”“恭謹”“老實”聞名,一輩子沒離開過村子,有一點文化的祖父給長孫起名“湉”,表明他唯一的希望是這孩子一生安穩平順而已。
“湉”是安流之貌,所以杜牧之的詩曰“白鷺煙分光的的,微漣風定翠湉湉”,而龍湉的家門前正好有一片紅蓮翠葉,波光如鏡的景緻,很合詩意。
——湉淡清遠,如水人生。
老人家認為江湖風濤險惡,外面世界充滿陷阱,什麼“雄心”“霸業”“天下”都是些令人厭倦的詞彙,只希望孫子能健康長大,認得幾個字,最後跟著家人種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家裡的一畝三分地種好,再娶妻生子,足矣。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後來的歲月中發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證明了這位祖父對孫子的命運是多麼有先見之明。
——然而,與殘酷而強大的命運比起來,任何先見之明都顯得蒼白而徒勞。
——沒有人能預測江湖未來會發生什麼。
龍湉漸漸長大了,不過,卻並不像祖父所期望的那樣。
他不喜歡種地,不喜歡做事,不喜歡讀四書五經,常常一個人懶洋洋地躺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漫不經心地看過往的行人;或者半夜裡起來,坐在青石板上,數天上永遠數不完、也數不清楚的繁星。
有時一個人發呆,信手塗鴉,畫一些沒人看得懂的畫,寫一些狗屁不通的詩。或者坐在馬桶上,一坐就是半個時辰,一邊看一些配有插圖的講述鬼怪、神仙、英雄的線裝小說。一邊舒服暢快,一邊快意恩仇;一邊高山流水,一邊神遊天際。
——在馬桶上閱讀,在馬桶上遐想,在馬桶上思考,在馬桶上漸漸成長。
——這個成長的過程就是破繭為蝶的過程,掙扎著褪掉所有的青澀和醜陋,在陽光下抖動輕盈美麗的翅膀,閃閃地,微微地,幸福地,顫抖。
只是,有一點龍湉不太明白,明明是人坐的桶,為什麼不叫人桶,而叫馬桶?這個問題想破了頭也一直沒有相通。他想,會不會那些哲學大師都是在馬桶上產生的呢?
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兩件事:一是喝酒,二是美女。
喝酒,可以從白露成霜的清晨,一直喝到月上枝頭、疏風星朗的夜晚,可以把一桌子的人都喝下去,自己的眼睛依然明亮如鏡。
最厲害的一次;喝了七天七夜;直喝得風雲變色、江河傾倒。最風光的一次;是喝得號稱“酒鬼”的杜十斤真的去見了鬼。最值得稱道的是,為了去救一位朋友,連續在路上顛簸了一個月,滴酒未沾。
至於美女,更是發自內心的喜愛,一直對女性十分地尊重。
他認為女人看得見的風度是靠看不見的內涵做基礎的。只可遠觀、欣賞而不可褻瀆,就似一個精美的瓷器,應當用心呵護。他的眼光也很高,“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非蘭心蕙質,風華絕代的女人,絕不能入慧眼。
他也自感是真正的泡妞高手,從來不會主動去黏女孩子的。按理高手自有女孩子尋死覓活地要去投懷送抱。就如真正有魅力有品位的男人會明白,這世界上“多數女人對他而言可以弄上床,少數女人可以讓他上眼,極少數女人能夠讓他上心”。
——這是他在馬桶上想出來的“優秀男人的三上理論”。
——他想找的是能“上心”的女人。
奇怪的是,他雖然“帥得想毀容”,附近卻幾乎沒有女人看他順眼,更不會有人想嫁給他。一個整天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有誰看得起?
直到20多歲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