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飛入丹青了無蹤(第1/4 頁)
“應天書院不是學生都是寄宿嗎?何必在外面租買宅院?”
三郎有些不解。
“小哥兒說的是那些規規矩矩隻身讀書之人,這租買宅院的都是攜家帶口而來,如何不在外面找地方住?”
“拖家帶口?怎麼如今學子婚配都這般早嗎?”
三郎更是不解了,便如蒲擴、蘆頌兩位師兄,尚未科舉及第哪怕都是雙十年紀,也尚未婚配。學子不及第則不婚配乃是常態,科場二十七八年紀的考生,未婚之人比比皆是,否則何來榜下捉婿之俗?
“郎君,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取士也不全在科場,慈聖惠政許諸京、諸府官學舉薦佳士入太學,”
這老倌兒難怪能做到牙人中的魁楚,許多生意總能先人一步,便是吃透了其中脈絡。
“咱這應天書院每年可舉薦三十人入太學,而入太學若是升到上舍,最次也不必省試,便可在京城參加會試,而若是上舍之優等便可由朝廷授同進士出身,直接授官,良等亦可直接殿試,不必科場沉浮!”
這些三郎是知道的,太學便是士悅士學士建立起來的,當時乃是惠及百姓的善政,因為太學只招收八品以下官員及庶民子弟,為的就是拔擢人才於民間,不使豪門世家阻塞學子上進之路。而三舍之法,乃是慶康新政時,內翰陽攸上奏《議學狀》提出,也是旨在促進太學生上進之心,且重注實才,興實務,以為國家培育基層實幹官員。
針對三郎所言,蒿老實搖了搖頭。
“小哥兒,當年確實如此,如今太學並不許民間直接報考,皆是地方推薦,便是應天府這三十個名額,豈是尋常百姓可能名列其中的?”
吃著酒水,這老兒話更多起來。
“咱大肇每三年才開科取士一次,而應天府三年便可推薦百人入太學,咱也是聽這租買宅院的學生說,每百人中得賜官者約十人,直接殿試者又有十人,直接會試的約三十人,如此,便是士紳子弟也是擠破腦袋也要搶這名額。”
“而租住這些房舍的都是確定入了推薦名冊的,那些有通天手段知道只要入了太學便能得到一官半職,而除了京官,地方赴任是不能攜同妻子的,而京城畢竟天子腳下,太學寄宿制度嚴格,若是想趕著赴任前就能開枝散葉的,便只能現在與妻妾居住一起,因而拖家帶口而來。”
三郎聽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紅。
“他們就這麼篤定入了太學便能授官?”
“小哥兒,別的咱老兒不敢說,便是這些學生家世背景咱也從不去打聽,只是你想咱這歸德城三進廣闊院落租金也不過二十貫,而這後面的院落租金都是按天來算,起碼五百文每日,這麼個小院可值十五貫一個月嗎?”
“既然這書院能把房租抬得這麼高,必有所值吧!”
三郎聞言只是沉默。
“況且,這些人為何能上薦冊,這迎來送往也有門道!”
老兒低下聲音說道,佛若會隔牆有耳一般。
“此乃秘辛,也是書院某教授家裡一管事透露,若是走科舉正途也就罷了,打算走舉薦太學的,入學時束脩便是三百貫,然後這只是敲門磚,根據書院舉薦比試成績再分三六九等,成績優異的書院也願意結個善緣,成績一般的則需要加大投注。”
“如何投注?”
“便是要按書院指定價格先把在小院買下來,舉薦太學後,再捐贈給書院即可,咱只做過兩筆這等買賣,牙錢便比我師父做那道院還多幾番!便是買下這小院,每日租金也是照付!”
柳瑒聽得此言,實在是佩服書院這做買賣的本事,實在是高明,忍不住問道。
“便是太學以卓異授官,能給個什麼差遣?”
聽了這話,老兒卻有些茫然,想了半天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