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眾歡喜回家度國慶,閒亂侃論鄉風變遷(第1/4 頁)
自從吳為寬遭到搶劫後,宿舍裡的成員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過遠門,感覺外邊壞人太多,所以輪休的時間裡基本上就是在宿舍周圍一帶活動,儘量不出遠門特別是去關外逛遊了。
9月份下旬,按照公司國慶節安排,今年放個小長假,再加上中秋節和國慶節是同一天,所以整個假期是8天。得知這個訊息後,宿舍裡的計海賓他們無比興奮起來,他們在商量著如何回家的事情,畢竟來到深圳已經一年多了,第一次能夠回家,心情比較激動。
吳為寬是宿舍裡面唯一不打算國慶節回家的人,不想回家的原因是過年的時候回去了一次,這次回去肯定會面臨著訂婚甚至結婚,所以他感覺自己還是不回去了,找個理由跟父母和穆靈瑞解釋一下,相信都可以應付。對於父母這邊,只要坦誠說出他和穆靈瑞的感情交往處於良性狀態,不回去父母也就不會說什麼,畢竟吳為寬的年齡還不算大。穆靈瑞那邊對於吳為寬國慶節不回去,也能理解,她跟吳為寬一樣,不想這麼快就步入婚姻的殿堂,也想趁著年輕讓自己多自由一段時間,以後成了相夫教子的黃臉婆想自由都難了。吳為寬不想回家的另一個原因是感覺到手機被搶了,自從過年來深圳後也沒有存下多少錢,回家後若不上繳給父母一點錢會覺得很沒有面子,反正離著過年也沒有幾個月了,等到春節再回去吧。
楊剛給他爸買了一件羽絨服,他說他爸之前從來沒有穿過,因此買件羽絨服孝敬一下老爸,又買了幾樣當地的小吃,帶回去讓家人嚐嚐。計海賓比較細心,他給她媽買了一件厚棉衣,但不確定是否能夠穿的下,所以當時還找了一位跟她媽身高體型差不多服務員試了一下,感覺合適沒有疑問後才買了下來。趙玖明也給他媽買了一件衣服,另外給侄子買了一包奶糖。呂忠的想法不一樣,他什麼也沒有買,他說在火車上帶著這些東西太累,計劃下了火車後在當地現買。
回家的東西大家都買的差不多了,但是火車票還沒有買到。買票的人很多,每天都需要排隊,所以當時大家都把身份證留給上夜班的夥伴,讓他們下夜班後就去火車票售賣點排隊買票。就這樣,排隊買票了三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四個人的車票終於買到了,還好,都有座位,是9月30日的火車票。
以後的幾天,大家都在期待著回家,那種心情簡直無法言語,意恐遲遲歸。按照楊剛說的:“晚上還上班,白天躺在床上卻睡不著,心早就到家了。”其他幾個人的心情何嘗不是這樣。
9月30日,大家計劃下午收拾行李去火車站,為此,計海賓和呂忠還專門請假下了早班。四人在宿舍集聚後,揹著自己的行李,坐上了去火車站的公交車。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大家到了火車站,排隊驗票後,大家進了候車廳。候車廳裡面的人很多,看樣子都是準備回家的外出務工的遊子。
四人坐了一會,火車到了,於是排隊擠進了火車。到了火車上,呂忠說道:“來的時候擠著火車來的,一年後回去,車上還這麼多人,看樣子咱們那個地方是真的落後啊,每年出來這麼多的勞動力出來打工。”楊剛道:“如果我們市區有深圳五分之一的gdp,我們也不會跑這麼遠來這裡了,孤身一人在他鄉,像個斷了線的風箏。”趙玖明笑著說道:“楊剛有文化,看樣子是發自肺腑的感慨,這比喻,很貼合實際的心情啊。”說完,把大家都逗樂了。四個人的座位離得比較近,大家彼此之間可以說說話,接下來面對的是20多個小時的車程。
等,是一種煎熬,對於他們思鄉迫切的人來說,更是一種痛苦。
火車沿著鐵路線快速前進,時而進入黑乎乎的山洞,時而又豁然開朗,眼前一片光明。就這樣,大家坐在火車上,駛向回家的方向。晚上十點多鐘,其他三人都吃了一包泡麵,楊剛沒有吃,他說自己吃不下。計海賓還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