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生娃是國之大事 > 第68頁

第68頁(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鬥氣和魔法的世界也有女王大人哦長得像肖贊龍傲天光環對我失效我有一張魔吞獸譜乘龍御天半坡道人傳雪落寒山大道之開山拔月無光之王我遇見的星星亮晶晶美少女的觸手系修仙尋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劍仙緣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間煙火瓦爾克倫之書今日無事,勾勾生死簿螻蟻鴻鵠仙道凡俗上道仙途道與天齊大宇宙修仙行

多備的兩件做什麼用?唐宛宛微一思索就想得通透,氣得直想撓他。

出了長樂宮,坐上御輦便直奔外廷而去。唐宛宛不明所以:&ldo;陛下咱們做什麼去?&rdo;

&ldo;宛宛可聽過千叟宴?&rdo;晏回問她。

&ldo;千叟宴?&rdo;唐宛宛想了想:&ldo;我太爺爺這幾年都去過,過年時候他說過一兩回,聽說是極熱鬧的。&rdo;

晏回徐徐道來。原來這千叟宴是大盛朝傳了百餘年的習俗,每年大年初一在太和殿前的廣場上列數百桌御席,請京城七旬以上的老叟前來吃喝,不計出身,不計貧富,只要年紀夠了都能來。

京城平民三十六萬戶,二百多萬人,其中七旬以上的約莫兩千餘人。這些老者大多身具祥瑞之氣,齊齊聚在一處時瑞氣愈為深重,千叟宴還能彰顯陛下仁慈、國力強盛。

為了看看太和殿是什麼樣,每年都會有六十多歲的老頭老太太混進來,羽林軍一概不攔,查清身份名牒之後也能放進來。

還沒行到太和殿,遠遠就聽到一片喧譁。唐宛宛越發坐不住了,掀起車簾瞧了瞧,只見御膳房數百綠衣宮女排成列端著託盤往更南面的方向行。

等到了地方再看,太和殿前的廣場之上搭起了十幾排紅頂棚,每個棚中都擺著幾張圓桌,席位之上已經坐了大半人,還有一小半尚在太和門前受檢。

這幾日沒下雪,正午的太陽又大,一點都不覺得冷。上千老人同坐太和殿前說笑,紅火極了。

唐宛宛習慣性地去拉晏回的手,一邊往宴席的方向張望,&ldo;我太爺爺今年八十四,太奶奶八十一,他倆應該也來了。&rdo;

&ldo;忘了誰家也不會忘了你家,年前就遞了帖子過府。&rdo;晏回說完這話,無奈地把自己的手扯回來,低聲叮囑說:&ldo;你自己好好走路,后妃本是不能來的,你現在穿的是太監衣裳,還拉著朕的手成何體統?&rdo;

唐宛宛斜睨他一眼:&ldo;陛下還說要學前朝皇帝好男風呢!連拉個手都嫌棄我。&rdo;

晏回無言以對。

這千叟宴晏回沒出席過幾次,最近的一回是大前年來的,席上不少老人都激動落淚,更有一些老者是從別的地方千里迢迢趕到京城來的,有幸能一睹天子真容都激動得不得了,甚至還有兩個給笑得背過氣去了,直接抬到了太醫院。

打那以後晏回就不敢再來了,只交由朝臣賜酒。

這會兒晏回帶著唐宛宛走到前面幾桌,唐宛宛凝目四下望了望,在第一排就看見了唐家老太爺坐的席位,忙帶著晏回往那桌走。

兩人到了地方剛落座,還沒跟唐老太爺說上話,便見同桌的老人吹鬍子瞪眼:&ldo;年輕娃娃們來蹭什麼吃喝,沒規矩!跟我們一群老叟同坐一桌也不怕折了福氣?&rdo;

這個年紀的老頭兒耳朵背,很多時候都意識不到自己的說話聲音有多大,他這麼一聲,周圍好幾桌人都聽到了,紛紛扭過頭來。

唐宛宛身上穿的是太監服,而晏回穿的是一身玄色常服,衣上繡有暗龍紋,前襟與袖口之上都是滾著赤邊的。若是宮裡的人,一看這身衣裳上頭的暗龍紋就清楚這是陛下了。

可這會兒同桌坐著的都是老頭老太太,又明知陛下不會來,誰會貼到他身上仔細瞅瞅衣服上頭繡的是什麼暗紋?一看他倆是年輕人,其中還有一個小太監,除了來蹭吃喝再不作他想。

聽到這麼一聲&ldo;蹭吃喝&rdo;,遠遠跟在後頭的侍衛差點給跪下。待要上前將幾人驅離之時,又看到陛下做了個手勢,只好停下動作。

唐宛宛臉皮薄得很,飛快地漲紅了臉,忙喚了一聲&ldo;太爺爺&

目錄
靈域劍仙貴妃娘娘一路高升塵途雕弓落嚮導一心點滿武力值穿成反派後她只想鹹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