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宇文泰:攻佔弘農(第1/4 頁)
537年,八月,關中。
即使取得了小關之戰的勝利,但對宇文泰而言這僅是為自己爭取到一些喘息時間,後面還有太多麻煩在等著他去處理。
東魏那邊雖然損失了竇泰,但並未傷及元氣,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而西魏國內的災荒更是要命,去年基本上顆粒無收,今年依舊看不到收穫的希望。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就更不要提繳納軍糧和支援國家建設了。如果任由局勢發展下去,恐怕都不用高歡來打,西魏這邊自己就先崩潰了。
好在還有周惠達和蘇綽等人在,他們使出渾身解術協助宇文泰穩定國內局勢。蘇綽腦子比較活絡,他知道西魏的百姓已經快到了絕望的邊緣,如果不做點兒什麼肯定會出亂子,但眼下又實在沒什麼有效的安撫辦法,沒奈何只好請鬼神出來幫忙吧。
於是在上半年的某一天,突然有人報告說在長安西邊的扶風郡槐裡縣發現了一枚寶玉,特來進獻給朝廷。宇文泰立刻派專家去看看到底啥情況。
鑑定結果極其出人意料。專家說這不是普通的玉石,而是一枚神璽。神璽出現乃天降祥瑞,表明上天庇佑我大魏政權。
璽就是皇帝的御用印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的那枚傳國玉璽。由於這枚傳國璽的地位太高,基本不會用來蓋章使用,從秦至晉,皇帝日常辦公用的主要是皇帝三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和天子三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和天子信璽),統稱六璽。
其它璽基本上隨便做,只有傳國璽代表了正統皇權,意義重大。西晉之前,傳國璽只有公認的秦始皇傳下來的那塊,但到西晉亡國之後,傳國璽流落在五胡政權之中,開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東晉皇帝也一度因為手中沒有傳國璽,被譏笑為“白板天子”。雖然後來東晉從冉閔手中得到一枚玉璽,但璽上的印文是“受天之命,皇帝壽昌”,跟記載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不一樣,很有可能已經不是最初的那枚了。儘管如此,這枚玉璽依舊被南朝視為傳國璽,歷經東晉、劉宋、蕭齊、蕭梁四代,目前在梁武帝蕭衍手中。
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拓跋燾曾經在鄴城的佛像中發現兩枚玉璽,其中一枚很像傳國璽,有人認為可能是前秦皇帝苻堅在失敗前藏起來的。北朝的傳國璽和辦公六璽在東西魏分裂的時候,由元修帶到了長安。
至於這個神璽,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東西,沒有任何傳承和故事,完全靠專家憑空解釋。
但宇文泰是聰明人,當然清楚這個伎倆背後的意義。他當即以朝廷的名義向全國宣佈了這個好訊息。神璽在長安附近出現,意味著上天已經表明立場,未來是屬於我們這邊的,不僅搞定東魏偽朝廷不在話下,將來統一全國都是必然的事情。所以,眼下的困難都是暫時的,大家堅持一下肯定能挺過去。
西魏開始舉國慶祝,大赦天下。慶祝是為了宣傳西魏朝廷的正統性,穩定老百姓的民心;大赦則是把監獄裡的犯人都放出來自己想辦法找吃的,因為實在沒多餘的糧食養活這些人了。
從此之後,中國皇帝除了傳國璽和辦公六璽之外又多了個神璽,後來被統稱為八璽。很多時候神璽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傳國璽,所謂神璽用來鎮國,而傳國璽則用來封禪禮神。
靠著神璽的精神加成,宇文泰總算在百年不遇的饑荒情況下維持住了西魏國內的局勢,沒出什麼大的亂子。
七月份的時候,又有了一個好訊息,滯留在南梁兩年多的獨孤如願也帶著部下回到長安。
獨孤如願去年沒有跟賀拔勝一起走,表面上的託辭是怕梁武帝蕭衍不同意,實際上是有些擔心因為丟了荊州被朝廷治罪。現在賀拔勝已經回國將近一年了,鋪墊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這才送信讓獨孤如願回國。
獨孤如願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