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前進哨所(第1/2 頁)
王凡帶著艦隊趕到這裡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他沒有立即去接觸星獸一族,而是先讓母蟲在這邊建立太空基地。
並拿出了專門為此行準備的一些裝置,其中就包括了一臺功能強悍的太空望遠鏡。
王凡帶來的團隊準備用一個月的時間先來觀察這群星獸,以瞭解它們的習性、交流方式等。
然後再決定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接觸星獸們,對於這個施行方案王凡秉著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去幹的原則沒有去幹涉。
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另一件事上,很長時間以來王凡都很羨慕蟲族母蟲這樣獨立成軍的單位,將一隻母蟲散佈到一個星系內,若是沒有受到打擾,它甚至可以自己發展成一方勢力。
王凡一直在想人類什麼時候也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呢,他的這種想法也得到了家園基地內眾多科學家的支援,前進基地就是這種思想下的產物。
現在看來前進基地算是比較成功的,但缺點也不少,首先一條就是因為過分的追求全面性,前進基地在設計時就是奔著小型化的家園基地去的。
這就導致了它雖然什麼都能生產,甚至給它時間和足夠的人力都能複製出整個人類得工業體系,但花費的時間和人力就非常恐怖了。
為了克服前進基地的缺點,王凡又組織家園基地的人設計出了另一種小巧型的前進基地,並由庇護所星系這邊的前進基地生產出來,這種極簡化版的前進基地被稱作前進哨所。
它配備了一條得自耒族技術的礦石精煉廠,可以將原材料加工成工業材料,比如說將鐵礦石加工成鐵或者鋼,將木材加工成紙。
這個哨所還配備了一臺工業母機,這是極簡化版的,它只能生產特定的幾種型別的零件,用這些零件可以組裝起兩種主要生產線和一些輔助型裝置的生產線。
而兩種主要生產線一種是太空工業機器人生產線,另一種則是太空無人機生產線,這兩種生產線都不算複雜,現在的工業機器人就可以自動組裝並開啟生產。
而且由於只需要生產的特定的幾種零部件,工業母機的生產效率也大幅度提升,理想情況下前進哨所完全鋪開甚至只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這種前進哨所由一臺中央計算機控制,得益於家園基地這段時間科技的飛速發展,人類的計算機技術水平也是突飛猛進。
雖然相較於東辰的實力還差得遠,但一些基本的工作計算機已經完全可以代替人類去完成,但受運算能力的限制,前哨所能支援的自動化單位有一定的上限。
當然相應的限制在前進基地這邊也有,但前進基地配置的是超級計算機,運算能力完全不是前哨這邊的計算機能夠比擬的,它所能支援的單位數量多了百倍不止。
生產這種前哨的初衷是為了模仿蟲族那樣快速鋪開並大量生產作戰單位的能力,人類現在在宇宙環境中科技弱的可憐,所以遇到強大的敵人只能走以量取勝的道路。
若是這種前哨被證實有效,人們就將大量生產,必要的時候給每個人都配上這樣一座前哨,到時候無窮無盡的無人機大軍足以淹沒很多敵人了。
當然這都是設想,現階段前哨還在驗證階段,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至於選在這邊驗證王凡也有不得已的理由,首先人類主體文明那邊肯定不合適,因為那邊還處在遠航途中,沒有條件進行這樣的試驗。
而家園基地那邊,畢竟還是別人的地盤,雖然直到現在耒族也沒有接觸家園基地,但這並不能證明耒族沒有發現家園基地,只是人類現在根本沒有引起耒族注意的實力而已。
所以那裡也不太適合這種前哨的大規模試驗,最後只能到庇護所星系這邊了。
王凡駕駛著自己的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