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作者有話要說:我我我我才不會告訴你們這章我碼得如何的嘔心瀝血……
這就是大開的金手指啊!!!
康熙朝的九龍,在這一章裡面都有了好的結局,曾經有讀者留言說過,康熙朝是整個清朝人才最鼎盛的時期,一個一個驚採絕艷的人物粉墨登場,其中以奪嫡的九龍為最,可惜最後凋零若此,雍正為了統治的穩定將兄弟們削爵圈禁,不能說是錯,因為對於他那個時候來說,這是必須的手段。
聖祖諸子那段,有人會發現十三十四的光芒沒有正史上的盛,這其實很正常,因為在這個我構建的世界裡,胤褆沒有因為太子之事而被圈禁,那麼重大的軍事行動就會交給他而不會是還年輕的胤禎,而十三,上頭還有那麼多出色的哥哥,被蓋過了光芒是很正常的。
親王們的子嗣襲爵除了老五的不是嫡子外(不是針對他,而是查子嗣唯獨他的嫡福晉沒有生子),其他全是嫡子,也是為了迎合本文標題
還有諡號封號,話說這個也讓我頭痛糾結了n久,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十四的封號變了,原本他是由雍正封的恂郡王,但是恂這個字主要意思是害怕,守規矩的意思,估計當初給他封號的時候雍正是用來告誡他不要那麼狂妄的,而這裡的胤禎沒有了哥哥的打壓,可以恣意的活著,所以給了他敏的封號,而諡號勤則是原本乾隆給的諡號,沒有換。胤褆原本無諡號的,這裡給了桓,齊桓公的桓,好諡來的。而胤祉原本是諡隱的,改為了英,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個人覺得很符合科學家的胤祉;胤禩的節,胤禟的封號信,諡號寧,胤誐諡號的和,胤祥的義都是我挑了好久才選好的,而胤禛歷史上是清世宗憲皇帝,所以這裡就是雍憲親王,為什麼解釋那麼多呢?為了方便讀者中有考究黨的童鞋
還有,他們的壽命都比正史上長,這就是金手指啊\(≧▽≦)
在這裡交代一下我的朝代設想,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下他們幾歲去世,不過要記得這裡的胤祉是康熙十九年出生的。
聖宗興平(1703--1744);哲宗奕慶(1745--1765);世宗嘉正(1766--1796);仁宗昌和(1797--1827);興宗隆安(1828--1849)。
最後,當然是要感謝追文追到現在追到完結的各位,這第一篇v文我自己的感覺其實是不錯的,沒有太大的硬傷和bug,也沒有非常不合邏輯的地方,而番外更是很有質量,對不對?(臭美一下~~~)足足二十章的番外,這這這有作者寫這麼多的番外麼……
對了,這裡的中。國版圖可不是雞,而是這個,這個版圖是1650年的清朝版圖,沒有沙俄侵略和蒙古割讓,版圖很大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