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3 頁)
&ldo;……&rdo;
十七八歲的少年,在眾多學子的恭維下,意氣風發,他眼裡倨傲,卻拱手作謙虛,&ldo;各位謬讚,在下還有待進步。&rdo;
&ldo;茂林兄謙虛了。&rdo;
&ldo;……&rdo;
葉君書饒有興致地觀看,可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這個少年看著只比他大一兩歲,文學造詣竟如此之深。
果然不能坐井觀天,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只有看到這個世界有多大,心境才會開闊。
葉君書又聽了幾首學子們的即興作詩,對比一下自己,只能說,幸虧他這次是抱著汲取經驗來的,不然得受多大打擊。
馮立松見眾人的心神被大廳的人吸引住了,便清清嗓子,開口道,&ldo;這位茂林兄是縣城餘家的嫡次子,自幼拜得名師門下,天資聰穎,年方十歲就考取童生之名,據說如果不是他老師見他年紀過小,怕傷仲永,便沒讓他繼續考下去,而是厚積薄發,否則,恐怕臨豐縣就要出一名十歲稚齡的秀才了。&rdo;
周師兄,周陽飛憂慮道,&ldo;他這次參加院考,咱們更沒希望了。&rdo;有這麼個強大的對手在,他們今年恐怕又出不了頭。
馮立松面色有些僵硬,無論餘茂林參不參加,他們本身就沒什麼競爭力,根本沒資格做餘茂林的對手。
秦耀良不以為然道,&ldo;子舟也是十歲就考了童生啊!&rdo;
眾人的目光落到葉君書身上。
葉君書擺擺手,&ldo;比不得,比不得,我放下書本好幾年了,連在座各位師兄都比不上。&rdo;
葉君書解釋的同時,隱晦的瞪秦耀良一眼,真是的,怎麼把他拖下水?很拉仇恨的啊!
秦耀良被瞪了眼,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他有說錯什麼嗎?他說的是事實啊!
葉君書幾人聽了快一個時辰,喝了好幾杯水和點心,他不清楚馮師兄他們怎麼不去和其他學子交流,他來過臨豐縣幾次,應該有認識的人才是。
那些學子顯然都是互相認識的,他們人生地不熟,不好貿貿然過去,便只做圍觀群眾。
即使只是聽著,葉君書也覺得受益良多,他還想著有時間多來聽聽。
只是時辰不早了,再晚點回去,先生該找人了。
葉君書意猶未盡,不過還是跟著大隊準備回去。
馮立松結了帳,一行人前後下樓梯,剛好在樓梯口和幾個面生學子碰上,馮立松和周陽飛看到這些人面色頓時一變。
為首的二十來歲青年,環視一圈幾人,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揚起音調道, &ldo;喲,瞧瞧瞧瞧,這不是豐城縣那山旮旯裡來的窮酸子嗎?&rdo;
一聲聲噗笑響起,大堂裡其他學子的視線掃視過來,隱隱有些鄙夷。
&ldo;七個人?你們豐城縣越來越窮了嗎?偌大一個縣城,只供得起七個讀書人?下次,該不會就沒有人了吧?&rdo;
&ldo;你說什麼?!&rdo;周陽飛頓時怒漲紅臉,瞪向說話的那人。
&ldo;怎麼?莫不是小小年紀就耳鳴聽不到別人說話了?本少爺說啊,你們這些山旮旯裡來的窮酸子,竟跑來科考,這不是笑話麼?識相的還不打哪兒來回哪兒去,這丟人的,都沒眼看了。&rdo;
&ldo;可不是嗎?&rdo;
&ldo;還跑到這裡來,真是有夠不要臉的。&rdo;
&ldo;難道是想來探探咱們臨豐縣的底細?就是打探到了,有用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