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第1/3 頁)
&ldo;當然!前幾天今上剛下的聖旨,誰敢拿這個開玩笑?&rdo;那名學子面帶得色,似乎為自己能得一手訊息而自豪。
為證明自己知得多,還說了不少邊關的事。
葉君書心中紛亂,沒心思再說話,垂著頭不知在想什麼。
所幸大家的注意力此時不在他身上。
&ldo;話是這麼個裡,但區區一個商賈人家,如何能與歷史名人或者李三公子相比……拋頭露面與爺們做生意,實在有違德容!&rdo;一個書生極具反對,說得口沫橫飛。
餘茂林眉角一挑,&ldo;都是開門做生意,不就是堂堂爺們竟然比不過一個哥兒,覺得丟臉了?我記得你叔父家就是其中之一?堂堂正正生意競爭不過,就發動輿論來脅迫別人妥協?&rdo;
那名學子頓時氣得滿臉通紅。
餘茂林犀利地說道,&ldo;是爺們就該心胸寬廣,別像哥兒似的目光短淺,心思狹隘,哦,有些爺兒是連哥兒都比不上,比不得。&rdo;
葉君書聽得十分爽,所以他和餘茂林成為好朋友不是沒有道理的。
那學子氣得快要翻白眼了。
溫畢華連忙打圓場,&ldo;大家各抒己見,一團和氣啊,千萬別動氣。我們不過在辯論。&rdo;
然後溫畢華又道,&ldo;到正午了,我已經備好膳食,咱們先去用膳,下午繼續。&rdo;
到底沒多大仇怨,溫畢華這一招呼,原本硝煙瀰漫氣氛緊張的場面頓時恢復和諧。
大家一同在溫畢華的指引下前往另一處。
上午的辯論會就此結束,雖然沒說結果,但是他這一方贏了。下午則是吟詩賞花。
葉君書一開始還以為是即時發揮現場作詩的,還在心虛自己先想好詩詞,跟作弊似的,結果和溫畢華偷偷交流過後才知道,原來並不是他一個人。
真正能做到張口就作詩的,估計也就餘茂林這牛人了吧?
其他人都和他一樣,先想好了再來……
這是才是遊園會的正確開啟方式,彼此心知肚明。
下午的詩詞鑑賞,毫不意外又是餘茂林拔得頭籌,葉君書表現得可圈可點,沒刻意平庸,但也沒鋒芒畢露,像餘茂林這樣懟天懟地懟空氣的,葉君書敬佩之。
遊園會結束後,葉君書和餘茂林一同往家裡走。
餘茂林偶爾放假那天晚上不會回學院,而是多留宿一晚,第二天一早才和葉君書一同去學院。
&ldo;你還是有所保留了。&rdo;
餘下兩人的時候,餘茂林直接對葉君書說道。雖然他理解葉君書的做法,但他並不認同。
葉君書笑笑沒說話。他毫無根基,自然有所顧忌,一旦強出風頭,就容易招來嫉恨。
世人千千萬,誰能保證每一個人都是心地善良?千防萬防,總有疏忽的時候,葉君書寧願自己小心謹慎一點,也不讓自己栽在這上頭。
他的機會不多,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一旦摔下去,他很難有機會再出頭了。
葉君書心中記掛另一件事,他忍不住詢問道,&ldo;茂林,李三公子,真的在邊關前線?&rdo;
餘茂林點頭,&ldo;雖然邊關訊息算機密,很多資訊都傳不出來,但是大將軍遭埋伏時,是三公子親自帶兵前往,救出了大將軍,此後就一直浴血奮戰在前線。&rdo;
至於更詳盡的,就不清楚了。他也只是知道這麼個訊息而已。邊關之事尤為重大,具體內情除了軍中內部和朝廷,外面根本不知道,等到了論功過,才會洩露點戰事訊息。
餘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