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江山萬里(第1/2 頁)
“一派胡言,李縣男,有何憑證?不然就是期滿聖上,可治大不敬罪。”有大臣道。
李長河拱禮:“聖人,請允許我拿出一個物件。”
李世民點點頭。
隨後李長河走出東宮大殿,沒一會就抱著一個長約兩米的筒子走了進來。
大臣們一頭霧水,不知道李長河要搞什麼名堂。
而李世民心中瞭然,這個場景已在兩人心中推演過多次了,如今終於要開始了。
“請看,萬里江山圖!”李長河將筒子往前一推,一個長約五米,寬兩米的浩大地圖出現在眾人眼前。
地圖背景土黃,黑色線條勾勒。
而勾勒的正是整個亞洲的地形地貌,東至白令海峽,南至巴厘島,北至北冰洋、烏拉爾山脈,西至地中海。
比之現有的地圖精細到不知何種地步。
大臣們一時間有些懵。
其一這圖看著非常精細,但是大臣們看不懂。
其二他們這才發現這個世界怎麼如此大?大唐在這張地圖上怎麼顯得這麼小?
其三,這地圖是誰製造的?
也難怪,李長河在勾勒這副地圖時,使用了大量現代繪圖地理知識:地圖投影,等高線,控點等等。
整個地圖雖然與現代相比差的遠,但在這個時代,已是極為精確,整個大殿內的人都被震驚了。
他們想認為這是假圖,但他們不傻,圖內標註的主要山峰地理構造,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與實際別無二致,準確異常,甚至還標註上了五嶽的高度。
惹得不少大臣詢問,這精確高度是怎麼計算而來的?
於是李長河向他們普及了海拔這個詞,表示這是地面上的高度,即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而山峰的高度,李長河拿出紙張用數學計算的方式計算出山峰的高度。
其實數學計算的方法不是現代才出現的,早在魏晉時期,有一個叫劉徽的人便出了一本書,名為《海島算經》。
這是已知華國編撰的最早一部測量數學著作,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
在《海島算經》中就有一種方法可以計算山的高度,用表尺重複從不同位置測望,取測量所得的差數,進行計算從而求得山高或谷深,這就是劉徽的重差理論。
而現代社會科學更加先進,可以用更加方便的數學計算,便可以得到山峰高度。
當然《萬里江山圖》的細緻自然不止這些。
其圖囊括的是亞洲地形,當然西域之外的繪製沒有那麼精細,這主要是因為李長河當初看的地圖是譚其驤老師繪製的大唐地圖,所以更為精確的主要是大唐境內和漠北草原一帶。
其圖對於大唐各個州縣繪製極猶為清楚,江河湖泊,山川走向。
這要是用在軍事當中,其價值不可估量。
回到李長河最開始的目的,其為了表示山東有金。
而在地圖之上有這樣幾個奇怪符號,它們密密麻麻分別在地圖四處:
黑色的三角,黑色的梯形,黑色的正方形,金色的三角形,紅色的圓形,白色的菱形,白色的長方形。
而它們分別代表的意思是:鐵,石油,煤炭,金礦,銅礦,鋁礦,還有銀礦。
而這些標註則是李世民的功勞,身為國家重大裝備製造辦公室核心成員,李世民自然清楚華國各種資源地理分配。
看氣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李長河來到地圖前,手裡拿著一根小木棍,指著山東半島地界一個地方,那是招遠地界。
而這裡,正是生產金礦的富集區。
這一塊的金礦開採可以追溯到宋朝,其在《宋史·食貨志》中稱“天聖,登、萊採金,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