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跑路?(第1/2 頁)
“以氣為薪,化神入火······”
臥室之中,秦暘盤坐於床榻之上,雙手展著從丁家獲得的“忘情天書殘篇”,邊讀邊揣摩。
“‘忘情天書’首重有情,有情始能忘情,忘情方能高情。將自身情感融於天地之間,但又將自身意志凌駕於情感之上,如此才能借天地之力為己用,而不是讓自身意識迷失於天地之間。”
“這門武功真正的門檻高的可怕,至少需要五氣朝元,精神力外放才能修煉。似丁家叔祖那般以同屬性的內功共鳴引導,不過是取了捷徑罷了,本身還有極大可能受到反噬。”
秦暘自身的武學見識不低,本就是曾經的練髓高手,觸類旁通之下,也是能看懂這“忘情天書”一些底細的。
據秦暘所知,“忘情天書”本無法,純乎天然,是蕭秋水根據自身經歷的心境創出一十五式,命名為“忘情天書”。
這一舉措變相將這門絕學從無法變成了有法,降低了修煉門檻,所以才能丁家叔祖使出。
“真正的‘忘情天書’,還需返本歸源,參悟那原版才行,只是······”
秦暘有些猶豫不決。
因為真正的“忘情天書”根本不是一本書,而是一首曲子、一部畫作,隨音樂創新招,隨畫意生無極,說的就是這門武功的真諦。
想要真正練成此功,除卻武功上的修練,還得耗費時間在藝術上,光是音樂,就得懂琴、笛、胡三種,並且還不是那種想練就能練成的,對於天賦才情的需求那是相當高。
秦暘本身就已經修練了人仙武道,連內功都只能作為輔助,再去練藝術,那就更耗費時間了。
“但是若不練,又有點不妥。人仙武道專注於肉身之力,這‘忘情天書’卻是注重天地之力,兩者若是相合,武道極境亦是可期。
並且,我若是想在人仙武道上攀登高峰,也不能只一股腦地練體。”秦暘自語道。
人仙武道前期練體,只需資源夠就可進步,但當練髓開始悟出自己的拳意之後,那就不能只是顧著練體了。
心境、意志,還有諸般意識修養上的知識,也能讓人仙武道的進境加快,讓修練者更強。
原著中的人仙,哪一個不是經天緯地之才,就連主角他老爹洪玄機,也是在學文注說以後有了長足的進步,成了後來的洪太師。
雖說洪玄機這人私德有虧,所開創的“理學”也是壓抑人性的學說,但不得不說此人是驚世之才,無論文武都可堪稱宗師級人物。
所以說,就算是修練人氣血和體魄的仙武道,也不代表修練者就是莽夫。任何武道到了後期,都是會撇開單純的物質因素,開始考驗修練者的天賦、才情、知識。
不一定要智近乎於妖,但在修練之上的悟性天賦是絕不能少的。
要是不靠腦子就能練到巔峰,那這門武道本身的上限也就那樣了。
“所以還是要練啊。”
秦暘輕嘆一聲,開始參悟手上的殘篇。
他並未用大羅天解析,因為似這等注重心境、意志的武功,大羅天解析的再通透,該練不出的還是練不出來。並且還可能因為直接看了答案而散失了參研過程中的靈感,有了知見障,導致本來能修練的變成無法修練了。
“心如烈火,忘神而存意,攝引氣源······”
“咳咳······”
秦暘突覺一口熱氣從心口處湧來,灼燒經脈,及至肺腑,若非他體魄非其他武者可比,這一下已經受創了。
“如果不走捷徑的話,還真是難練。光是一式‘火延’就有這麼強的反噬,‘日明’怕是傷害還得乘個十。”
火和日,這兩者的差距難以道理計。雖然天書中的十五式沒有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