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春天賜予人間的美味(第1/3 頁)
春天,除了奼紫嫣紅的美景,大自然還不忘饋贈別樣的美食。
寒冬裡,鄉下人餐桌上的食物普遍單一。邵興旺和趙雨荷夫妻倆多數時間,不是喝玉米粥,就是吃擀麵條。菜除了白菜、蘿蔔、土豆之外,很少有其它蔬菜。
持續了一個冬天的寡淡味蕾,在春天覆活了。
又到了一年吃春的時節,鄉下人從來不會錯過。家家的廚房都香氣四溢。
邵興旺和趙雨荷,從小在鄉村長大,榆錢、洋槐樹花、香椿、野菜、頭一鐮韭菜,都再熟悉不過了。
這些開春時節的上等美味,趙雨荷自然也不會錯過。
楊槐樹枝頭的白色花朵一開,甜香的味道逸滿了整個院子和街道。
“狗子哥,你小心點!”趙雨荷對爬上楊槐樹的邵興旺喊道。
“知道了!”邵興旺回答。
“給梅姐也折一點。”趙雨荷說。
“沒問題,多得很。”邵興旺。
這位被趙雨荷叫做梅姐的女子,大名叫梅香香,和丈夫秦三塊來自甘肅天水農村,租住在隔壁老王家。老王一家在新灃縣城開飯店,有三年時間沒有回來住。今年過完年,把房子租給來新灃縣打工的秦梅夫婦。
秦三塊在縣城開貨運“面的”,給一家企業送貨。梅香香在家照顧女兒“小甜甜”。小甜甜到了上學的年齡,想在縣城找一所學校,無奈借讀費太貴,秦三塊便想到了曾經給送過菜的隔壁老王。
隔壁老王常年開飯店,人熟路廣。答應秦三塊只要能租他鄉下老家的房子,就可以幫他到村裡的學校,解決孩子上學問題。
秦三塊一想,妻子梅香香沒有工作,縣城的房租畢竟要比鄉下的院子貴,再說,老王家的六畝農田,也以每畝300斤小麥的“租金”租了下來。
一算賬,秦三塊覺得非常划算。現在種地基本都是機械耕作,一季莊稼從播種到收穫,其實人到地裡勞作去不了幾回。有時需要中間灌溉,有時需要中間施肥,如果風調雨順,播種前施足底肥,莊稼的生長期間,人其實不需要到田間去。
“荷花,這個怎麼做啊?”梅香香手裡拿著帶枝條的楊槐樹花問趙雨荷。
“很簡單,把花洗淨,控幹水,和麵粉一攪拌,上鍋蒸二十分鐘。出鍋,放盆裡,燒點菜油,熱油裡炸兩根幹辣椒,幾粒大紅花椒,提味。趁著麥飯熱氣騰騰,熱油猛地一潑,就好了。”趙雨荷很在行,一口氣說完了製作過程。
趙雨荷家的廚房裡,邵興旺正在搗蒜。
趙雨荷把從籠屜裡蒸好的“楊槐樹花麥飯倒進了飯盆裡。邵興旺燒好了一鐵勺熱油,往盆裡一倒。
“哧——”頓時,香氣騰空而起,逸滿整個廚房,順著窗戶飄向院子。
“荷花,你可真麻利,都做好了。”坐在隔壁院子的梅香香大聲說。
“給你先盛一碗?”趙雨荷問。
“不了,不了,我們的也快好了。”梅香香說。
“下午,你有事沒?”趙雨荷端著飯碗,坐在院子的石凳上,問隔壁院子的梅香香。
“沒事,今天不是禮拜天嗎?小甜甜不上學。”梅香香說。
“那我們到地裡去挖野菜。”趙雨荷說。
“可以,沒問題。”梅香香回答。
“一會兒我叫你。”
“好的。”
在趙雨荷與梅香香一起約好去野地裡挖野菜的時候,邵興旺想到了以前春天常吃的苜蓿。
趙雨荷和梅香香挎著籃子走在前面,邵興旺和小甜甜拿著風箏跟在後面。
邵興旺給小甜甜用舊報紙糊了一個簡單的“屁簾”風箏,一會兒在野地裡試飛一下。
來到了渭河灘,到處都是野菜,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