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張詩思張了張嘴,顯然對我敷衍的態度不太滿意,全叔則彎腰在火油上摸了一把,道:「你說這些路是那東西鑽出來的?」
「當然,它不就在這麼!」我有些急,音調也不自覺地高了上去。
「地面有點溶化,這些油是被吸過去的。」在石頭上蹭了蹭手指,全叔揮手示意眾人跟上,一邊對那眼鏡說,「這種分泌物還沒凝固的時候,可能溶於油脂,回去研究一下。」
二 歧域 15
我有些意外。本以為全叔是那種施瓦辛格型別的標準硬漢軍人形象,沒想到反應這麼快,還能指導研究程序,果然姓張的人都不能小看。
順著火油指出來的軌跡,我們加快了前進的速度,連續穿過幾段石板修成的隧道後,面前終於出現了一道我很眼熟的石門。
我上次來並沒太注意兩種隧道的交替,現在才發現,實際上很多我以為是密洛陀鑽出來的隨機路線,都是人工修建的,但因為石板表面黏滿了「玉石」,看上去只比其它路段稍微規整一點而已。
眼鏡說得沒錯,這些人工隧道都很短,而且很少有直線。我相信它們的位置和方向都是經過驚心設計的——張家人就是用這些埋藏在「玉石」裡的石板道,引導密洛陀的行動軌跡,使得這個3d的活迷宮比單純的「乳酪山」難走一萬倍。
真他媽的牛逼。那時候還沒有3dax或cad之類的繪圖軟體,我都能想像他們一邊考慮密洛陀的習性,一邊用燙樣或木頭搭建這個模型時的場景。在「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和「巧於因借,精在體宜」兩點上,我想已經沒有人能超過這群姓張的怪胎了。
指揮他們關好石門後,所有人都聚到了水潭邊。他們不敢貿然往石樑上走,紛紛張大嘴看著銅鏡中的古樓,每個人的臉都被映成了幽綠色。
張詩思解下背上的包,拿出相機拍了幾張照片,來回觀察著水面和鏡面,又抬頭看了看頭頂的黑暗,長吸口氣道:「天啊……這就是張家樓?它怎麼會……在鏡子裡?」
「這只是個虛像,真正的樓不在這。」
除了悶油瓶,其他人都用一種既興奮又疑惑的眼光看我,除了報以苦笑,我也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在他們眼裡,一定覺得我像萬事通一樣無所不知,而我實際上也確實是開著外掛來的,「小心點,牆上有火油,點著我們就完了。」
有人立刻打起手電到洞壁邊檢查,然後抬手做了個「沒錯」的手勢。
張詩思大著膽子往前走了幾步,用指尖摸了摸浸在水裡的石樑,轉向我問,「現在怎麼辦?」
我想了想說:「我不知道。」
「什麼?」
他們臉上的驚訝之情竟然比發現我真能帶路還要強烈,我聳聳肩,蹲在地上,用碎石簡單畫出了鏡子洞和下方流沙房間的示意圖,一邊說:「我們腳底下是個流沙坑,也是大密洛陀的食堂,和張家樓之間只隔著一道門。還有一條路得往回走,比較遠,而且可能有我不知道的機關。」
那條就是我帶著悶油瓶往外逃的路線,也是潘子犧牲的地方。我並不知道那邊現在是什麼情況,因為我走的時候,機關已經都被悶油瓶毀了。雖然我此刻真的很想衝過去把那些鈴鐺全毀掉,但眼下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
全叔沉吟了幾秒說:「既然我們一路到了這,說明大密洛陀也由此出入,路上不可能再裝別的機關。就從這走。」
不愧是老手,判斷相當準確。我用手電照了照四壁粗糙的岩石,說:「如果點燃周圍的火油,巨大的氣壓差就會啟動機關,讓我們掉下去。但那些火也會把周圍的密洛陀吸引過來,在它們散掉之前,整個古樓都會充滿了強鹼粉塵,就算我們有防毒面具也走不遠。」
張詩思笑著拍了下手,「那就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