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2 頁)
「你怎麼腦子這麼不靈光啊,」黑眼鏡誇張地大嘆一口氣,「沒有癒合的傷口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死後才捅的。」
我「啊」了聲,還沒想好怎麼開口,就見他圍著屍身走了幾步,說道:「這種行為,有個更精簡的稱呼,就是鞭屍。」
四 麒諭 18
關於鞭屍,最有名的故事還和伍子胥有關。他的故事也算是人盡皆知了,為了報父兄被冤殺之仇,他叛國逃至吳國,助吳王滅楚,並盜掘了楚平王的陵墓,鞭屍三百洩憤。
這大概算是最名正言順的鞭屍事件之一了,但就算這樣,史上對伍子胥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爭議極大,尤其是其中有個說法,說他就是因為叛國鞭屍太損德行,才會落到被讒言害死的下場。
那當然只是後人附會的,不過至少能說明一件事,在普通人心目中,鞭屍是一種非常嚴重而且不入流的洩憤手段。俗話說死者為大,中國人對屍體的敬重古已有之,盜墓也一直是死罪,這群人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這個人?
是因為他,他們才沒能逃出去?還是因為他是「叛徒」張起靈的部下?又或者,他乾脆就是張起靈本人?
不死者……為了洗腦銅鈴能發揮效用,每一代的張起靈都必然是不死者。
想到這,我的心跳加速了,下意識看了眼悶油瓶,忽然想起他以前說自己腦袋裡有蟲子的表情,心情頗有些複雜。想跟他討論一下,又不知道該怎麼開頭才好。一切都太匪夷所思了,他又懷疑我的身份,我該怎麼解釋我倆的關係呢?
圍著無頭屍搜了一遍,我並沒有找到任何能表明他身份的東西。實際上他的右手食指和中指都被割掉了,也不知道是生前還是死後造成的,要不是我們知道這裡只有張家人,連他是不是姓張都沒法確定。
悶油瓶似乎對無頭屍毫無興趣,不知何時去了房角。我一回頭就看到他身旁有好幾堆黑乎乎的東西,嚇了一跳,定睛細看才發現是他把那些「鼓包」上的白毛掀開了,露出了下面猙獰的骨架。
「你在找什麼?」我問,見他沒有解釋的意思,就也走到離自己最近的「鼓包」邊,用腳尖把毛挑開了。白毛很脆弱,一拉就斷,絲絲縷縷地蓋在屍體上,就像一床棉被,或者一個繭殼。
骨頭的狀態和前一個房間裡的差不多,不同的是,他們大部分都平躺著,也有的靠在牆角,死狀比較安詳,許多人身上也沒有明顯的傷口。看來我的猜測沒錯,這些人是被困在這裡活活餓死的。也難怪他們會在這鞭屍洩憤——如果那不是個不死者的屍體,說不定連肉都被吃光了。
悶油瓶沒有理我,倒是黑眼鏡看到我們的行為,也開始幫忙,沒多久所有的「鼓包」就都被挑開了。他們一共是四十八個人,從骨架看,應該都是強壯的男性,而且大多數身邊都能找到散落的月光石珠子,以及一種尺寸與黑金古刀相仿的腰刀,雖然材質不是黑金,已經鏽成了疙瘩,卻明顯能看出是制式兵器。
這些人恐怕就是四大家族的精銳部隊了吧,如果不是石門被封閉,那個叫張維君的老人,還有他的同伴,真不見得能活著逃出去。
「等等,這裡的人都是餓死的……」
那敵人呢?殺掉後殿那麼多人的兇手在哪?
難道說我們本以為有一群人留下來斷後,其實就只有中間那具無頭屍一個?
悶油瓶低頭在屍骨身上搜尋著,時而抬頭看看天花板,我看著他,忽然有個念頭冒了起來。
他該不會在找這具屍體的頭吧?
疑似張起靈的頭?
那如果找到頭,會是什麼樣子的?被這些人砸碎了麼?還是像那些馬臉古屍一樣,裡面滿是蟲卵?
想到那個場景,我背上不禁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在房裡胡亂走了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