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我「哦」了聲,比起第一條,這條反而沒什麼可驚訝的。這種簡直相當於白撿來的命,質量不好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沒問題。」
「第三,我派個人跟你一起去,你先隨我回杭州,再置辦些裝備。」
三 啟蜮 38
趕回杭州時已是深夜。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到杭州後的第一時間,爺爺便讓舅公帶我再次走進了那座深藏地底的南宋皇陵。
隨著舅公兜兜轉轉地過好幾個彎,已經遠離了當天不死者會議的房間好遠。我發現這裡的甬道上下分了好幾層,縱橫交錯,路線十分複雜精巧,依稀是按照奇門遁甲分佈的。如果沒有人帶路,要走到核心區去絕非易事。
「……那天來開會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咱們現在難不成是在八卦田底下?」也許是因為一路太沉悶了,我忍不住和舅公攀談起來。
「你隨你爺爺上玉皇山,不是已經從山上俯瞰過這裡的地形了嗎?」舅公不置可否,「除了原本的結構外,狗五又做了許多改造。我帶你走你要專心記著,這是幫會的戰略重地,萬一出了什麼事,這就是我們對敵的最後一道防禦,不要反把自己困住了。」
「嗯。」我一邊答應一邊摸著墓道,揣測著現在所在的方位。哪怕早猜到了位置,我也沒想到在這麼著名的公園下面,竟然還藏著如此龐大的一個地下世界。
杭州在南宋時是首都臨安,八卦田是南宋皇帝祭農親耕的地方。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因為朝廷一直思歸中原,南宋一直未曾興建正式的皇陵,紹興的宋六陵只是薄土淺埋的攢宮,只等哪一天北伐成功就集體起靈回歸故里。誰想得到在這裡居然會有個漏網之魚。也不知是哪一個膽小又有先見之明的皇帝,偷偷躲在這裡,倒免了被元兵挖出來的災劫。
似乎猜到我在想什麼,舅公又道:「據碑文記載,北宋滅亡後,金兵盜掘皇陵,曝屍荒野,屢驅不止。高宗無奈,下令收斂祖先屍骨藏於此處,靜待王師北定之日。」
原來如此,這裡雖然是南宋皇陵,埋的卻是北宋的骨頭,我竟是錯怪那幾個偏安一隅的皇帝了。
也許這就是鄉愁吧,哪怕在杭州的生活再祥和安逸,也困不住那顆向著故土的心。南宋的將領如此,悶油瓶也是如此——雖然我至今仍不明白,一直支撐著他的那股信念是什麼。如果我能瞭解他更多一點,是否也會和他走上同一條道路呢?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舅公又開口了,「聽說你要去淮安?」
「是。」我點點頭。
隔了好一會,舅公都沒有再出聲,我有點意外。爺爺臨走前曾和舅公耳語了好久,期間還看了我好幾次,顯然與我有關,我還以為他也要像爺爺那樣說一番大道理呢。
不知等了多久,舅公終於嘆口氣,說,「雛鳥終究是要離巢的,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支援你走下去的都是什麼。」
我正自感到疑惑,舅公已經帶我進了一個很大的房間,正中央是一個石臺,旁邊環繞著許多實驗裝置和儀器,牆上甚至還有一塊黑板,上面寫著不少公式。
舅公上前又開了幾盞燈,對我道:「好好看看,你眼前的是誰?」
我定睛一看,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因為我看到了那個平臺上,竟然有一個活屍。
準確地說,那不是活屍,而是一個墨玉俑。玉俑的胸膛正微微地上下起伏,顯然裡面有人,而且那人還沒有死。舅公伸手掀開那人臉上的面具,我心裡一驚,竟然叫出聲來,
「小花?!」
不過我馬上就發現不是了。這人雖然與小花非常相像,眉宇間卻比小花多了幾分書卷氣,而且看樣子也比小花更加年輕,似乎只有二十來歲。他臉色紅潤,彷彿隨時能睜開眼睛坐起來,呼吸也很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