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一個人的電影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夏時陸南沉網遊:我的寵物能進化成美少女帶著塔羅牌穿越到孤島求生聯盟:我,重新定義輔助!網遊:剛開局就超神了CSGO之走向巔峰斷絕關係後,法爺殺怪永久加屬性海洋求生,開局忽悠女明星做女友NBA:我打球真的只是興趣

簡單。包括現在電影行業裡面存在著很多詞我都特別不喜歡,比如“仍然是第幾代掌控電影局面”,為什麼要說掌控呢?它不是一個權力秩序,任何東西當它最後變成一個權力秩序以後,我就特別討厭它。

由此,有時候我會發一些怪論,比如我覺得信仰這個東西,對信仰的忠誠,往往只有“信”沒有“思”是不對的,只強調“信”不強調“思”是不對的,你不是盲目的嗎?還有信仰電影,怎麼能信仰電影呢?這是一個問題。我一直拒絕命名,你不拒絕命名就把自己放到某個權力秩序裡了,你真的以為你自己是某個東西,你就把自己放到了電影之外。

中國電影有太多跟權力在一起的關係,從業人員自身的權力感,這些東西都非常討厭,說到底,我一直在強調,我跟非常多的人一起聊過法西斯性的東西,他們都不寫,可能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但我覺得這點非常值得我們警惕,現在我們電影裡面存在的法西斯性,和觀眾對法西斯性電影的追捧,這兩個東西合在一起,非常可怕。

從八十年代到現在這麼多思想解放和文化運動,這麼多的文化學習,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實在都搞不明白為什麼,按理說一個社會結構,一個日益現代化的國家結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以後,應該有新的改變。我現在看到年輕人更崇拜權力,真是太可怕了。

王樽:現代化的推進並沒有改變中國骨子裡的封建烙印,人們追逐權力,是因為權力本身可以帶來太多的實惠和好處。比如,在深圳這個所謂改革開放的視窗城市,一個普通的科員可能每個月只能拿到三四千塊錢,而科長卻可以拿高過科員幾倍的收入,科長還不用像科員那樣辛苦勞神,還能發號施令,還有譬如出國考察、接受饋贈的各種隱形收入。比科長更高層的再翻幾倍,最基層幹活的收入最低,權力帶來金錢和各種好處,結果人們瘋狂地追逐權力。

賈樟柯:電影圈也是如此,權力帶來太多世俗的好處,權力是有魅力的,因此人們崇拜權力。

讓電影本身變得有生命感

王樽:你喜歡的一部早期的默片叫《北方的納努克》,一個在北極工作的法國軍官拍攝的紀錄片,它很粗礪也很原始,它在哪些方面觸動了你?

賈樟柯:我覺得它有光彩,它的光彩就在於它的粗礪,或者說粗礪反射了它的光彩,我覺得這部電影有曝光的感覺,因為電影這個媒介是需要光的,沒有光就玩不轉,所以你看到它曝光過了、或者曝光不夠,那麼原始使用的媒介本身,我覺得它讓我感覺重新回到了剛有電影時候。你對電影的理解,因為現在太工業化了,技術太完整了,所以就讓你忘記了光、戲劇的光、自然光效,這是一種感光的感覺。我覺得有一種電影的神奇在裡面,一個物質感光之後會把影子留下來,我特別喜歡回到藝術最初的快樂上,我覺得電影最初的快樂絕對不是它能拍攝戲劇,像《教父》啊,像文學性很強的電影,我不是說這些電影不好,我是說電影最初的畫面,你把一個跑過來的火車拍下來了,然後拿回去就可以放了,我覺得這不是一種雜耍性,當然它有雜耍的成分在裡面,我覺得這是電影媒介裡面天性的一種快樂。為什麼我在拍電影時那麼喜歡抓拍,那麼喜歡即興的拍,我想給大家帶來最早拍攝下來的快樂。

電影本身是有生命感的,我覺得生命感有兩部分,一個是人是有生命的,它不是死板的、而是自然的,比如像王宏偉那樣,總是歪著走路,這是一種生命力。還有你使用媒介的時候,啟用媒介本身的生命感,可能拍下來的時候,拍得很匆忙,可能顯影、曝光都不是很完美,但是你留住了影像本身的激動,整個就用電影呈現出來,媒介本身有生命力,我覺得不能少了媒介本身的生命力的感覺。像戈達爾的電影為什麼那麼生動,就是因為他拎著機器隨便拍,他對工業的反

目錄
黑萌進化史群星文明:我載入了MOD穿越之魔女法則那一場盛世煙花一念天堂泡總裁 簡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