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1/3 頁)
明代有一位有名的外科郎中,叫陳實功,著有《外科正宗一書,全書共12卷157篇對癰疽、疔瘡、流注、瘰癧、癭瘤、腸癰、痔瘡、白癜風、燙傷、疥瘡等外、傷、面板、五官科疾病,“分門逐類,統以論,系以歌,淆以法,則微至疥癬,亦所不遺”。分析詳盡,論治精闢,治法得當,並附若干醫案,令人信服。 可是現在是成化年間,此時陳實功還沒有出生,所以也就沒有這本書,外傷醫治發展到明朝成化年間,大都的藥方都是清淤化毒、止血消腫、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在抗病菌上沒有深入,只是當出現感染後怎麼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上下功夫。而章子俊所準備的就是一些防止細菌感染前期工作,當真的傷口感染後,就太遲了。
章子俊處理好公上銘的傷口後,又來到公上纓床前,此時公上纓也換掉了身上的衣服,看上去身體很虛弱,不過人是清醒的,看著一切正常,就去外間跟丁三針商討起了接下去的醫病法子,別看現在傷口包紮好了,接下去才是關鍵,在沒有抗生素的時代,這樣處理出來的傷口,是聽天由命的,首先過幾天后,傷口周圍就會出現水腫,能不能挺過去就看自身的抗病能力了。出現水腫後,也意味著轉成化膿的開始,最後感染到血液裡面成為敗血症。
前期的症狀就是發燒,最後病情惡化。這一切的起因就是縫合傷口時沒有清理好,由細菌引起。
章子俊一邊說著,一邊讓丁三針開具破傷風的藥方,此時的破傷風藥方就是玉真散,藥方裡面有什麼藥組成,章子俊不知道,只能讓丁三針補缺,做為明朝的有名外傷郎中,當然是記熟於胸的,章子俊又問了丁三針的外用藥是什麼?丁三針道:“老夫用的是花蕊石散 ,專治跌撲損傷及金瘡、刀、箭、兵刃所傷,乳香、沒藥、羌活、紫蘇、細辛、草烏、蛇含石、厚朴、白芷、降香、當歸、蘇木、擅香、龍骨、南星、輕粉、麝香、花蕊石,此藥每日換藥一次。這也是老夫的本家祖傳方,如此等刀劍傷,不是老夫吹,行醫這些年來無有不好的。”
章子俊並不想要丁三針的藥方,也記不住,所以倆人就探討起了傷口感染後該怎麼辦的法子,這是章子俊目前最關心也是最擔心的事。
對於細菌感染最好的理解就是瘡痍,因為這種背瘡在古代得病的人很多,背瘡雖小,但真的會要人命。 用章子俊的眼光來看,一個小小的背瘡而已,怎麼會就要了人的命呢?實際上,背瘡這個看似簡單的面板病,在醫療裝置以及衛生條件落後的古代,還真的會造成死亡。
這種疾病,一般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的深部感染,說白了,就是一種加強版的毛囊炎。而引起病灶的原因有很多,或出在飲食方面,如常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又或出在自身抵抗力方面,如常見於糖尿病人身上。
為何這種病灶多生於背部呢?主要是人的背部,毛囊旺盛,同時分泌的油脂較多,極易造成背部毛囊堵塞,從而形成細菌感染,因此就很有可能引起背瘡。
與此同時,瘡的內部由於細菌的持續感染,就會出現很多濃水,輕輕一碰就會擦破,給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為什麼會因為背瘡就造成死亡呢?主要是因為,背瘡雖小,但是因為背瘡而造成的細菌感染,會讓細菌逐漸地從背部表層侵入脊髓,一旦如此,那就會引起敗血症,那就基本上是必死無疑了。
丁三針接著道:” 一般來說,大致處理方法有三種,其一,就是聽之任之,等待自愈,這種方法十分普遍,很多人都是仗著自己的身體硬扛著,但其結果就是,小部分人可能會自愈,但大多數人,都會情況惡化。 其二,惡化之後,病發身亡 。一旦情況惡化,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背瘡越來越大,最終造成死亡。其三,用刀割破,哎!一般等不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