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招安(下)(第1/2 頁)
沒事,當然沒事了。這麼拍張順的馬屁,拍的那麼舒服,怎麼可能有事兒?當然,張順是沒事兒了,那成班主卻是有事兒了。
這成班主原來叫成漁,是孟津漁家子弟。自幼喜歡聽《忠義水滸傳》,最崇拜入雲龍公孫勝,曾經四處遊歷,學習“仙法”。結果仙法沒有學成,反倒在路上乞討過程中,練的一手好“蓮花落”。
這成漁成仙失敗後,便心灰意冷,藉著自己討飯練就的“蓮花落”本事,在孟津組了一個小小的成家班。不曾想,這事業剛有起色,便被這一場大洪水,衝了個一乾二淨。
成漁沒了家業和事業,只好一路淪落到這山西乞討。前幾日由於躲避從竇莊撤回的“賊寇”,不小心摔傷了腿,只好窩在這裡給窮苦百姓唱由“蓮花落”改編的“數來寶”為生。
大家見他可憐,便接濟他一些吃食。他便聽從大家的要求,“誇一誇陽城的‘賊青天’”,卻不料被張順聽個正著。張順見他唱的好,有意收留此人,便問他是否願意跟隨自己。
那成漁倒是沒張三百心大,便婉拒道:“我腿腳不好,跟不上大王腳步。若是大王恩准,我還是留著此處唱‘數來寶’吧。我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賊青天’竟然是大王您,我一定在此處宣揚大王您的威名,使天下百姓知曉。”
張三百聽了,生怕張順生氣,本想替他說幾句好話來著。卻不想那張順哈哈一笑,說道:“如此甚好,只是需要小心官府走狗才是。回頭我讓三百兄弟聯絡你,你幫我留意一下附近官兵的動向,流寇的情況和百姓的想法等事即可。”
那成漁聞言大喜,以為脫離了“賊寇”的掌控,連忙誇讚了好幾句,保證一定多編寫關於“賊青天”的“數來寶”。張順聽了,也樂得合不攏嘴,高高興興帶著隊伍到附近駐紮,繼續自己的火炮鑄造事宜。
如此折騰了十數日,張順又鑄造了十來門三寸口徑虎蹲炮。為此還鑄造失敗了幾十門火炮,不過原材料都是就地籌措,不值什麼錢罷了,張順也不甚可惜。
這一次張順吸取上次所鑄火炮使用經驗,發現口徑越大,火力越猛。左右三寸虎蹲炮重量超不過二百斤,張順手中又有牛車不少,便以此為標準進行鑄造。
這時候,“紫金梁”終於聯絡上所有義軍,大多數都表示聽從二當家“紫金梁”的盟主令,唯有八大王、闖塌天等五營不受。“紫金梁”甚為惱怒,可是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得忍了這口氣。於是他便聽從特使劉偉的指揮,帶領大夥前去岳陽縣舊縣鎮集合。
這岳陽縣卻是和岳陽湖無關,只是位於太嶽山山麓南面而被稱為岳陽縣。這太嶽山乃是位於太行山與呂梁山之間,與太行山、王屋山圍出來長治盆地;與呂梁山圍出來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
這舊縣鎮正位於潞州與平陽府之間,是兩府跨越太嶽山的交通要道。這舊縣鎮原本是縣治所所在,由於千年以來,此地縣域或分或合,是何舊縣治所,已經不可考。只是才百姓口口相傳才知道,此地原為舊縣城所在。
雖然此地失去了行政職能,卻因為連通發達的平陽府和潞安府,依舊繁榮興盛。“紫金梁”他們到了之後,此城富戶已經遷走不少,但是大多數貧困百姓因為經濟原因無法遷徙。只得躲在屋裡,不管門外“賊寇”齊聚。
“紫金梁”在此處等了數日,前來匯合的義軍也就幾支,其他義軍到底在什麼地方,“紫金梁”自己也不知道。這時候山西巡撫宋統殷和張道浚反倒著了急,不斷透過韓廷憲催促“紫金梁”早日投降受撫。“紫金梁”見手下人員未齊,心中不安。既怕要不上價格,又怕官府反悔,猶豫不決。
那宋統殷和張道浚如何肯依?一則,生怕夜長夢多,二則,生怕剿賊不利,為崇禎皇帝所責罰。於是,二人商議已定,便分領士卒。張道浚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