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ldo;你是要大搬家還是去郊遊哇?&rdo;秦憐芳取笑道:&ldo;鍋碗瓢盆都帶上,人家還當是逃難的呢!&rdo;
&ldo;先把想帶的東西列出來,咱們再商量著精簡精簡。&rdo;楊荊雲笑道:&ldo;有我世伯在,應該能省不少事。好了,大家定出章程,分頭準備吧!&rdo;
……………
第七十二章拜訪宋家
第三天便是星期天,楊荊雲一路呼吸著鄉野的氣息,乘坐拉腳的馬車重新回到兒時的村莊,望著那依舊破敗的農家房屋時,不禁輕輕搖了搖頭,但眼中卻透出了神采。
執行組織的號召,到農村去,到農村去,從這一座農民的小屋,走到那一座農民的小屋,把抗rì救亡的種子撒在廣闊的土地上。等待時機一到,各人帶著一群戰友們走了出來,同志們久不見了,握著手說說笑笑。鬥爭勝利了,鄉村裡有了政權,抗rì工作就成了合法的。
來到宋家,遞上拜帖,宋老先生十分驚訝,也十分驚喜,馬上來到廳堂去見故人之子。久別重逢,宋先生已經垂垂老矣,楊荊雲也從一個年輕小夥變成了中年大叔,談起各自的經歷,都唏噓不已。
&ldo;縣上的簡師,不算遠哪,兩年多了,也不說回來看看世伯。&rdo;宋先生有些責怪地說道:&ldo;再不來呀,世伯就該進土了。&rdo;
&ldo;世伯的身體多硬朗啊,一定能長命百歲。&rdo;楊荊雲笑著說好話,&ldo;家父比您還小著兩歲呢,這身體可是不如您,走路都要人扶著了。&rdo;
&ldo;我那老兄弟回了四川老家,也算是葉落歸根。&rdo;宋先生捋著鬍子說道:&ldo;我呢,也是故土難離,這把老骨頭就扔在十里村吧!&rdo;
&ldo;這是那邊的新地址,您和家父可以通通訊,嘮嘮家常。&rdo;楊荊雲拿出一個舊信封,又有些不太確定地搖了搖頭,說道:&ldo;這zhèngfu的郵政啊,真是不保準,我寫了好幾封信,家父只收到一封,還以為我出事兒,擔心得夠嗆。&rdo;
宋先生深有同感地點著頭,招呼張嫂:&ldo;去,把小姐叫出來見客。今兒咋這麼老實,吃過早飯就沒見她的影兒。&rdo;
&ldo;世伯添了千金的時候,我們家還在石家莊住,家父得到訊息可是為您高興呢!&rdo;楊荊雲湊趣道:&ldo;這一晃,有十六七年了吧?&rdo;
&ldo;十八年嘍!&rdo;宋先生難掩得意之sè,說道:&ldo;要不人就老的快呢,生叫這些孩子往上頂的!&rdo;
&ldo;是啊,看著簡師那些朝氣蓬勃的學生,連我也覺得羨慕,羨慕他們這些年輕人呢!&rdo;楊荊雲附和著說道。
兩人說著話,紫鵑不大情願地來到了廳堂,看到楊荊雲便是一愣,瞪大了眼睛仔細打量。
&ldo;唉,這孩子。&rdo;宋先生裝作不悅的樣子,說道:&ldo;還不叫世兄,這便是爹常跟你說起的磕頭兄弟楊叔家的大哥。&rdo;
&ldo;呵呵,這倒是巧了,我們前些rì子在大廟裡見過‐‐&rdo;楊荊雲扶了扶眼鏡,笑著說道。
&ldo;是啊,是啊!&rdo;紫鵑趕忙接上話,鞠了個躬,說道:&ldo;世兄你好,那天俺和張嫂去逛大廟,正遇上世兄,那時不認識,可失禮了。&rdo;說著話,她的眼睛怪模怪樣地又擠,又眯,生怕楊荊雲說出她和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