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2 頁)
訓練了一天,張金亮才基本上滿意,這天早上點著了坩堝爐,還是不放心,再次一遍又一遍的詢問各個工人注意事項,檢查他們手中的傢伙,萬一出點事,那可就不好了,
中午,伙房提前開了飯,還多加了肉,下午可是要乾重體力活了。
到下午日頭略微偏西一點,張金亮扒開爐門看了看裡面的坩堝,示意關掉鼓風機,堵住煙囪,保持爐內溫度,準備開始兩排工人手拿卡鉗分別在他身後站好
張金亮開啟爐門冒者裡面滾滾而出的熱浪,用鋼鉤勾住一個坩堝下部,把他拖了出來,兩個工人馬上前去,用夾子夾住坩堝,抬著就往不遠處,哪個相當不小的,軋鋼機主體框架模範跑去,為了安全起見,兩個人走的路中間挖了一條溝,溝裡面鋪著厚厚的,已經烘乾的沙子,就是萬一,坩堝掉了也能掉到溝裡面,摔到沙子上面,儘量不要碎,就是真的碎了,也能儘量不讓往兩邊蔓延,就是蔓延也儘量不讓覆蓋濕地,否則會爆炸的,
兩人跑到模範前,王三在一旁過來,敲掉坩堝蓋,用鉤鉗鉤住坩堝的屁股,三個人一起用力,小心的把通紅的鋼水倒進了模範喇叭型的口裡面,濺起一片火花,而旁邊的出氣孔也冒出一陣煙塵,這個時候第二個坩堝也已經到了,澆鑄第一個模範的人趕緊閃到一邊,把已經空了的坩堝扔掉,再排到隊伍後面,準備下次操作
時間不長,哪個大模範已經滿了,王三用攪煉棒撥掉上面的浮渣,示意繼續倒,一直到鋼水從出氣孔漫出來為止,才進行下一個模範的澆鑄,有人也把圍繞在這個模範四周用於加熱模範的木炭撥開讓模範自然冷卻
由於準備的充分,這次澆鑄速度相當的快,當所有的鑄件澆鑄完畢,還有幾個坩堝的鋼水還沒有用完,張金亮也把他扒了出來,放到一邊冷卻,準備當鋼錠使用。最裡面還有幾個坩堝,但是那裡面的配料可不是鋼的配料,而是生鐵的配料,並且這幾個坩堝也比較小,一個人用大鐵夾就能夾住,
接下來張金亮可要表演擦生工藝了。張金亮沒有打算用鐵夾去夾哪個坩堝,那太冒險了。萬一碎了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用一個大鐵勺來盛生鐵水,旁邊的鍛鐵爐已經重新生了起來,前幾天用熟鐵打製的好的鋤,錛,犁鏵,都被扔進了鍛鐵爐裡面,水力鼓風機來回抽拉著,很快把這些鐵件加熱到橘紅狀態,張金亮讓人拉出一個小坩堝,把裡面的生鐵水倒進自己的鐵勺,他小心翼翼的端著鐵勺來到鍛爐前。已經有學生用鉗子把幾個鐵件夾出來放到了地上,張金亮非常小心的把勺子傾斜,把生鐵水均勻的澆到這些鐵器的刃口部,和表面
每個鐵器,他大約都要淋上半斤上下的生鐵水,最古老的擦生只是用生鐵水淋這些農具的刃口,叫做生鐵淋口,一公斤熟鐵器,要淋鐵水大約30克,相當難以控制,而張金亮這次做的是已經改革後的生鐵淋口,需要把農具的刃口,表面全部淋上生鐵水,所以叫做擦生,生鐵水用量大約是每公斤鐵器150克,這個擦生對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鐵器要加熱到1200度,溫度低了滲碳作用不強,溫度高了,熟鐵本身就會過度脫碳,材料發酥而脆,每個工件要求半分鐘內淋完,操作者要求敏捷而且準確,否則會擦不均勻,表面凸凹不平,影響質量。
從後來對擦生的研究結果來看,經過擦生的農具其金相組織一般分五層,最外層是白口生鐵溶覆層,厚度約014,其次是高碳鋼層,有011,再其次是過共析層,有023更其次是亞共析層,也就是向熟鐵金屬基體過度的一層,厚度大約015,經過擦生的農具,不但耐磨,韌性好,並且還有自鋒利功能,越用越快,經久耐用外剛裡韌
張金亮澆完一勺生鐵,一看,那10個已經澆過生鐵的鋤頭,顏色已經從橘紅,變成櫻紅,連忙給學生說,&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