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色彩進步(第1/4 頁)
第87章 色彩進步
顧為經拿著畫筆,對著畫布比劃了好幾次。
每當他的畫筆剛剛要接觸紙面的時候,就又收了回來。
顏料還是不對勁。
這是他第一次臨摹作品,有失誤之處難以避免,可他還是不想就這麼用不準確的顏料調色。
思索再三,
顧為經想到了一個不算聰明的法子。
他重新取出一塊乾淨的純平調色盤,挑出十幾種顏料。
在調色盤上,擠出的顏料排成了兩個三原色三角。
小學的美術課上我們學到過,紅、黃、藍三種色彩組成了三原色。
將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就可以排出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色階,色彩變化的奧秘,就在其中。
在專業的油畫創作中,三原色又被細分成許多個不同的色相。
顧為經將調色盤左側以群青色為頂點,鎘黃鎘紅為底,組成了一個暖色調的三原色。
中間則是由三種色相四種不同的混和色排列成的小三角。
又在右側以顏色更冷的深紅和檸檬黃為頂,酞菁藍為底,組成冷色相三原色三角,和相應的混色三角。
這兩個三角形一正一倒,在調色盤上拼成了一個菱形的形狀。
理論上,有這個調色盤為基礎,顧為經就能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快速用畫筆混合出任何一個他想要的顏色。
做完這些基礎準備,
顧為經最後有找了一點衛生紙,率先把自己的鼻子堵上。
隨後,他搬著畫架挪到離《雷雨天的老教堂》之前僅一步的近距離,發動了書畫鑑定術。
腦海中再次有一隻無形的筆出現,開始迅速的勾勒圖形。
雷雨、教堂、燭火。
不同的是,顧為經始用技能前,他已經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
他的視線不再被腦海中光幕上整幅畫的意境所吸引,他忽略了畫面上所有表達細節的小筆觸,甚至不再關心教堂本身,凝心靜氣全神貫注的揣摩油畫上佔據最大面積的雷雨天的天氣底色的鋪陳。
“不是純黑色,有一點紫色的感覺,加了白色提升亮度……不對,這種調色的感覺,其實更像是玫瑰紅混合一點點普魯士藍。嗯……看上去還要加一點點灰度,是黑色麼,如果用檸檬黃是不是更好……可能還是有點冒險。”
頓時,
顧為經腦海中出現了大量流淌的資訊。
這幅色彩精美,筆法紛雜的《雷雨天的老教堂》就像是一副用一層層顏料編織出的毛線球。
團成一團的情況下找不出頭緒,可書畫鑑定術能將它拆解開,化作一條條的獨立的筆觸。
以顧為經目前半專業的油畫水準來說,就好理解很多了。
在處理還原這些色彩時,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顧為經真的去過好運孤兒院。
那座老教堂和四周的景物就像是被現代化遺忘的角落,依舊保持著和百許年前大致無差的景色。
女畫家卡洛爾曾經看到過的場景,顧為經也曾經親眼目睹。
生活經驗是畫家最好的老師,顧為經能因此更好的處理還原畫家原本的光影色彩。
他在調色盤上下筆如飛。
在鑑定術效果結束的那一刻,調色盤的角落處終於出現一小塊陰暗但不陰森的灰紫色。
那種流溢的光澤,恰似閃電滑過瞬間後的天幕。
不知道是他太過沉浸,還是書畫鑑定術的效果沒有完全結束。
當顧為經配置出色彩的瞬間,他甚至在腦海中聽到了隱隱約約的雷聲在腦海中響起。
似是沉悶而潮溼的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