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他也感嘆人類的創造力,過去只見鳥在天上自由飛翔,現在卻能把這麼龐大的鐵傢伙弄上天,還能在天上像鳥一樣做各種各樣的動作,真是奇蹟。
飛行訓練很快進行到編隊練習了。
航校的編隊訓練不是主要課目,只是讓學員體會一下雙機起飛和空中跟隊的動作,真正大動作量的編隊動作要到部隊去訓練。
開始的編隊帶飛由兩個教學組配合完成,也就是兩個教員各帶兩個學員,這次起飛由甲教員和他的學員當長機,乙教員和他的學員當僚機,下一次則交換過來,空中動作也是交換進行,前半段乙教員帶他的學員練習編隊動作,後半段甲教員帶他的學員練習編隊動作。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飛機和空域,也可以減輕教員的飛行強度。
編隊起飛對於長機來說,除了加油門不能太快外,其他動作和單機起飛沒有多大區別,只是起飛道不能全佔用,只能佔左邊的一半,僚機佔右邊的一半,為了防止相撞,互相都不能過中線。但對於僚機來說,和單機起飛相比差別就大了。既要在起飛中保持方向,又要不斷的收加油門,使速度與長機的速度一致,保持相等的間隔、距離,不沖前,不掉隊,對初學者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
如何保持兩架飛機的間隔、距離和速度差,教員教給學員一個辦法,就是卡好標誌線。標誌線就是根據不同隊形,長機投影在僚機座艙蓋上的位置,也就是僚機觀察長機的角度。角度飛行員在空中無法量,只能找一個相互的關係位置來測量。比如基本隊形為50乘50也就是間隔50米,距離50米,觀察角正好是45度;梯隊的隊形為50乘100,就是間隔50米,距離100米,觀察角為30度。這些觀察角在座艙蓋上都有固定的位置。
空中編隊中只要始終把長機放在這一固定位置,觀察角就是好的。當然光觀察角好還不行,如果間隔100米,距離100米,觀察角也是45度,但隊形卻不對了,所以還要參考飛機的大小和清晰程度。
理論上是這樣,真正要做好,還要經過多次的實踐才能達到要求。
張志宏由林教員帶飛,林超由戴教員帶飛,組成一個組進行編隊訓練。戴教員和林超在長機位置起飛,張志宏和林教員在僚機位置起飛。
雙機開好車後,一前一後滑進跑道,戴教員和林超的飛機佔據左邊一半,剎車使飛機停住,張志宏跟在後面,佔據右邊一半,林教員幫助調整好距離,也剎車停住。擺好位置後,戴教員請示指揮員:
&ldo;733起飛。&rdo;
&ldo;可以起飛。&rdo;
&ldo;744,加油門,走了。&rdo;
在得到指揮員批准後,戴教員又統治張志宏,讓他有個思想準備,才開始慢慢加油門起飛。這時林超坐在前艙,只是隨著教員操縱,他還沒有長機的資格,不能做編隊起飛。
兩架飛機在草地跑道上快速滑跑,速度越來越快,就像賽道上兩輛奔弛的賽車,一前一後,你追我趕。
草地快速向後移動,張志宏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感,離得很近的兩架飛機,速度又是那樣的快,萬一有什麼特殊情況,不是很快就撞在一起了嗎?
他硬著頭皮跟隊,好在是帶飛,後面有教員保駕護航,心理上稍微有點安慰。
做雙機起飛,操縱動作的複雜性不亞於初上飛機的起落航線飛行。既要做好自己的起飛動作,檢查發動機的工作情況,檢查方向,檢查速度,還要保持好與長機的間隔、距離,注意力分配要相當的快,頭腦的反映也要相當的快。
飛機很快離陸了,收起了起落架、襟翼,飛機到了空中,這時張志宏才有了一種輕鬆感。其實在空中編隊,動作就少多了,何況航校的編隊飛行是教學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