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安定官僚用潘隱(第1/2 頁)
內朝小會,把重要的事情都敲定。
常朝大會,則更像後世的表彰任命會。
原本熙熙攘攘,此刻大殿上的百官明顯空了大半。
而且不少人心中惴惴。
首先出場的是太后何思,她原本臨朝稱制,還有效仿竇太后的想法。
結果從董卓進逼到夕陽亭的時候,就被何進嚇住。
隨後,制衡失敗,張讓誅殺何進,導致朝廷中樞徹底崩盤。
接著袁紹、袁術、何苗圍攻皇宮,誅殺所有宦官。
再接著何苗被何進的部將殺死。
其後董卓進逼雒陽,又欲廢帝殺後。
被天子誅殺之後,太傅袁隗趁勢而起,想坐收漁翁之利。
結果左將軍皇甫嵩接天子血詔殺到。
要知道右扶風距離雒陽八百多里,也就是說,天子在二十八日就寫血書招人了。
可那個時候的何思除了驚慌,只有懼怕。
如此之下,哪裡還敢再過多幹預朝政。
再加上趙淳、畢嵐等宦官一陣勸說。
又見所有人都圍著天子轉,她徹底明白過來,以自己的智商,管理一個後宮都很難,更何況是天下。
於是她算是主動的還政於天子。
常朝第一件事,就是走一個儀式,在謁者們的安排下,何思宣讀了詔書。
流程過完之後,何思也就退出了後漢的政治舞臺。
接著劉辯,帶著百官公卿一起跪送太后離去。
陛階上的珠簾自此撤去,劉辯開始正是繼承大統,制掌社稷。
接下來,自然就是封官方面的任命。
“承天地之厚重,受世祖之福廕......”
先有太常馬日磾朗誦。
隨後,中常侍趙淳上前:“制曰:‘任命皇甫諱嵩為太尉,原太尉劉諱虞升為上公大司馬。
任命盧諱植為司徒,兼尚書令。
任命崔諱烈為司空。
任命蓋勳為光祿勳。
任命趙謙為衛尉。
任命侍中楊琦為太僕。
任命原北軍中侯何顒為大鴻臚。
任命原少府丞郭圖為廷尉。
任命牽招為司隸校尉。
任命原射聲校尉田芬為城門校尉。
任命原原大將軍府椽屬王匡為河南尹。
......’”
三公的任命,使得三人派系的官員自然安定下來。
古時鄉黨盛行,其實派系,多為鄉黨,因為大家利益想同。
也就是說,但凡盧植的老鄉、崔烈的老鄉和皇甫嵩的老鄉......
接著便是其他的官員。
那些官員的任命,自然不是隨意為之,每一個人都大有深意。
另外,還有幾個官員的保留,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之外。
尤其一人,被釋放之後,都準備自赴廷尉了......
例如原太常馬日磾仍為太常,原宗正劉松仍為宗正,原大司農周忠仍為大司農,原假博士祭酒蔡邕為博士祭酒......
馬日磾雖是袁隗的舅子,但本身是扶風大族,距離南陽千里之遙,也就沒有跟隨袁隗南下。
太常馬日磾,安定的袁隗的聯盟勢力,以及關中計程車家大族。
至於劉松職位不變,安定的是宗室勢力。
大司農周忠沒有動,則是安定袁氏的故吏。
準備自赴廷尉的就是他。
周家步入中樞政壇並躋身兩千石的祖宗是周榮,也就是周忠的曾祖父。
而周榮之所以官運亨通,就是被袁家的祖宗袁安看中,徵辟於司徒府